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是我国唯一位于经济特区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重点大学。厦门大学也是国家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是加入国家珠峰计划的17 所985 高校之一(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是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先后为国家培养了陈景润、谢希德、卢嘉锡、曾呈奎等20多万名优秀本科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校区简介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近9000亩,其中校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约2500多亩。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在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港尾镇),约2568亩。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36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
学生机构
现有在校生3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575人,硕士生15590人(其中专业硕士6014人),博士生2567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500余人。学校获第四、五、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9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学校推行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多次在中国大学生各类比赛中获奖。2005年底,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以来,共承担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课题700多项,在Science和Nature(含子刊)以及Cancer Cell、The Lancet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2006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57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立项数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第四届和第五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分别有19项和14项成果获奖。
在2010年全球最著名的两大科技期刊之一的《Nature》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0中国》(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0 China)在这份报告中,厦门大学科研实力位居国内所有科研机构第9名。(以上数据截至2011年3月31日)
对外交流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3所孔子学院。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与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签订了“全球十校联盟”联合协议。2009年,厦门大学与清华、北大等国内十所一流大学受邀加入欧盟“伊拉斯莫斯世界对外合作窗口”这一欧盟著名高校合作交流项目。按协议,厦大每年选派多名优秀学生赴欧盟学习并享受高额奖学金。
同时,厦大还是全球工程教育研究联盟、东盟国家大学联盟、环黄海地区大学联盟等国际平台组织的成员学校。仅2010年,厦大就与国外著名大学新签、续签了17个校际协议。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还会资助我校百名优秀研究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公费留学。
厦大未来将挑选50所世界知名高校的优秀学科进行实质性交换合作,启动“国际战略伙伴计划”。同时,学校筹划设立“交流学生奖学金”,扩大联合培养规模,为更多学生提供出国交流机会。
厦大也将国际交流合作的重心放在院系甚至是教授身上,每年都会扶持一些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为更多学科、教师走向国际大舞台创造条件。如厦大每年均有300多名教师出国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咨询QQ:1294015820
更多课程请点击进入:http://www.ttpx.net/com/szxmdxyjy/
江苏地区报名地址:苏州市干将西路93号国涛商务大厦616室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办事处|苏州在职研究生
机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