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大学是当今中国著名大学中唯一一所没有通过人为的行政合并实现规模扩张的大学,也是为数极少的没有通过盲目扩招(尤其是研究生扩招)实现低水平扩张的大学之一,是中国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大学中唯一一所没有改名的大学。“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是厦门大学旗帜鲜明的办学宗旨。精英教育是厦门大学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建校伊始,《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1924年,《厦门大学组织大纲》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三大任务是“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这种注重内涵发展、强调教育质量的精品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在中国大学中极其罕见。
2、一所大学的魅力,要看它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沉淀。一所没有人文精神的大学注定是缺乏底蕴、气质、品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快餐式大学。
在厦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教育大家和学术名流,如林语堂、顾颉刚、鲁迅、陈景润、余光中等都和该校具有渊源。厦门大学从创建起就卓尔不凡,站在一个极高的起点上,具有强烈的时代和民族使命感。 1919年7月,在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中,陈嘉庚慷慨陈词:“救亡图存,匹夫有责”,“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正因为有这种使命感和几代“厦大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厦门大学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影响力而成为当时中国少数名牌大学之一。
所谓大学之"大”,是指内涵之博大,而不是规模之巨大。2007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厦门大学是唯一获得两项自然科学奖的高校。2007年4月20日揭晓的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层次的奖项),厦门大学一等奖数以及一二等奖合计数排在北京大学之后,位居第二,一二三等奖合计总分则仅次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一同位居第三,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五强之一。2005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中,厦门大学以全国高校唯一的19项全优的成绩高居第一。2006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厦门大学发表演讲,并接受厦门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由此可见厦门大学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力。
3、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气质的写照,一个好的校训将始终使一所大学保持高雅脱俗的精神高度,并指引它骄傲地前行。综观当今中国大学之校训,大多相互雷同,没有创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一厦门大学校训是校主陈嘉庚先生和林文庆校长确定的,是中国大学中富有特色、耐人品味的校训。
4、厦大名师云集、精英荟萃,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近60人,现有两院院士2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博士生导师458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9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讲座教授14人;有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厦大校友遍布天下,政界领导、商界奇才、学术大家、社会精英,可谓群星璀璨。校友捐赠是厦大充沛的资金来源,是厦大硬件发展的强大保障,更重要的是,校友代表着丰富的社会资源,校友对厦大的贡献不只是物质方面,智力贡献、人脉资源更是重要。校友代表着一个大学的生产力,代表着这个大学的社会支持、社会影响、社会地位,校友资源可变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和学术资源。校友是大学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维持着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力。2006年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之际,余光中先生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母校校庆,有6名诺贝尔奖得主为厦大学子做学术讲座,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日本东北大学等世界名校在内的国外40余所大学的1校长、副校长前来参加厦大校庆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5、厦大校园依山傍海,因此有“海上花园学府,南方之强”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环境育人” 的理念在厦大体现得淋漓尽致。“侨、台、特、海”是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6、厦大的招生规模适当,保证了培养质量和学生的择业。厦大不少专业的优势明显,以法学院为例,国际法领先全国,民法、刑法等也是南方最强。同北方大学林立、毕业生众多、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相比,南中国沿海名牌大学很少,屈指可数,不过厦大、浙大、中大而已,但南中国沿海发展机会却更多,特别是厦大的优势学院,如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同专业毕业生相对较少,但面对的就业地域空间却很广阔,这就使得就业有了更大的保证。
7、厦门是经济特区、全国文明城市,厦门 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之一,素有“海上花园”、“海上明珠”的美称,是中国著名的海港风景旅游城市,以独特的地域文化、秀丽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海洋性气候、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厦门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 “ 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 “最佳合作城市”等荣誉,是国内获得城市荣誉最多的城市。1985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到厦门时曾称赞,厦门是他38年遍访的全世界上百个城市中最美的一个。在2005 年3 月公布的中国200 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市位居第九。
8、厦门是台湾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是中国现代化水平和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现在国家已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港澳回归以后,台湾问题已成为提上日程的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厦门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是最重要的前沿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核心地位。时势造英雄,社会与国家的变革才能为有志青年提供建功立业的广阔平台和无限机会!
2、一所大学的魅力,要看它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沉淀。一所没有人文精神的大学注定是缺乏底蕴、气质、品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快餐式大学。
在厦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教育大家和学术名流,如林语堂、顾颉刚、鲁迅、陈景润、余光中等都和该校具有渊源。厦门大学从创建起就卓尔不凡,站在一个极高的起点上,具有强烈的时代和民族使命感。 1919年7月,在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中,陈嘉庚慷慨陈词:“救亡图存,匹夫有责”,“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正因为有这种使命感和几代“厦大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厦门大学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影响力而成为当时中国少数名牌大学之一。
所谓大学之"大”,是指内涵之博大,而不是规模之巨大。2007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厦门大学是唯一获得两项自然科学奖的高校。2007年4月20日揭晓的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层次的奖项),厦门大学一等奖数以及一二等奖合计数排在北京大学之后,位居第二,一二三等奖合计总分则仅次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一同位居第三,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五强之一。2005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中,厦门大学以全国高校唯一的19项全优的成绩高居第一。2006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厦门大学发表演讲,并接受厦门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由此可见厦门大学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力。
3、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气质的写照,一个好的校训将始终使一所大学保持高雅脱俗的精神高度,并指引它骄傲地前行。综观当今中国大学之校训,大多相互雷同,没有创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一厦门大学校训是校主陈嘉庚先生和林文庆校长确定的,是中国大学中富有特色、耐人品味的校训。
4、厦大名师云集、精英荟萃,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近60人,现有两院院士2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博士生导师458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9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讲座教授14人;有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厦大校友遍布天下,政界领导、商界奇才、学术大家、社会精英,可谓群星璀璨。校友捐赠是厦大充沛的资金来源,是厦大硬件发展的强大保障,更重要的是,校友代表着丰富的社会资源,校友对厦大的贡献不只是物质方面,智力贡献、人脉资源更是重要。校友代表着一个大学的生产力,代表着这个大学的社会支持、社会影响、社会地位,校友资源可变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和学术资源。校友是大学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维持着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力。2006年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之际,余光中先生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母校校庆,有6名诺贝尔奖得主为厦大学子做学术讲座,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日本东北大学等世界名校在内的国外40余所大学的1校长、副校长前来参加厦大校庆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5、厦大校园依山傍海,因此有“海上花园学府,南方之强”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环境育人” 的理念在厦大体现得淋漓尽致。“侨、台、特、海”是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6、厦大的招生规模适当,保证了培养质量和学生的择业。厦大不少专业的优势明显,以法学院为例,国际法领先全国,民法、刑法等也是南方最强。同北方大学林立、毕业生众多、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相比,南中国沿海名牌大学很少,屈指可数,不过厦大、浙大、中大而已,但南中国沿海发展机会却更多,特别是厦大的优势学院,如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同专业毕业生相对较少,但面对的就业地域空间却很广阔,这就使得就业有了更大的保证。
7、厦门是经济特区、全国文明城市,厦门 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之一,素有“海上花园”、“海上明珠”的美称,是中国著名的海港风景旅游城市,以独特的地域文化、秀丽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海洋性气候、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厦门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 “ 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 “最佳合作城市”等荣誉,是国内获得城市荣誉最多的城市。1985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到厦门时曾称赞,厦门是他38年遍访的全世界上百个城市中最美的一个。在2005 年3 月公布的中国200 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市位居第九。
8、厦门是台湾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是中国现代化水平和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现在国家已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港澳回归以后,台湾问题已成为提上日程的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厦门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是最重要的前沿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核心地位。时势造英雄,社会与国家的变革才能为有志青年提供建功立业的广阔平台和无限机会!
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咨询QQ:1294015820
更多课程请点击进入:http://www.ttpx.net/com/szxmdxyjy/
江苏地区报名地址:苏州市干将西路93号国涛商务大厦616室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办事处|苏州在职研究生
更多课程请点击进入:http://www.ttpx.net/com/szxmdxyjy/
江苏地区报名地址:苏州市干将西路93号国涛商务大厦616室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办事处|苏州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