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注意力是有着很深的心理学原因,如果父母们只局限于这一件事,没有找到根源,那么无论多
么高明的绝招,也是治标不治本。而且,绝大部分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
的问题反应了有问题的父母,如果只把眼光盯在孩子身上,而不知道自我反省,也一样没有好的效
果。
先来谈谈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到底和父母有哪些关系。
一、如果您的孩子是剖腹产,就要注意了,剖腹产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
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却容易让
孩子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剖腹产的孩子适应和协调能力差,经过后天
的锻炼可以弥补一定的缺陷。孩子出生之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孩子多翻身、打滚、爬行等,孩
子的协调能力就不至于过于迟缓。如果您的孩子是剖腹产就更应该鼓励孩子多动,而不是限制过多
,如果很不幸您限制他了,那么孩子上学了,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把字写工整,就不能埋怨得孩
子,更不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冤枉啊!
二、集中注意力的敏感期被打扰。请父母们回忆一下,在孩子0到6岁的这个期间,有没有以下情况
出现:穿的干干净净的小孩,一看到土或者沙子,就乐颠颠地跑过去,一屁股坐在那,专心致志地
玩起来,这时家长走过来,一边把孩子抱起,一边训斥孩子:“多脏啊,怎么坐地上了!不许玩土
,太不卫生了,会得病!”孩子在专心致志地玩,换一句话说,孩子在注意力很集中地做一件事,
被父母粗暴地打断了,一而再,再而三打扰孩子,敏感期过去了,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集中注意力了
,找不到集中注意力的感觉了。请问,这是谁的错呢?
三、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过多。父母一般都喜欢乖而且听话的孩子,乖、听话的孩子父母省心啊,孩
子老老实实坐在那,父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啊!很不幸的是,父母越希望孩子乖、听话,孩
子越叛逆的厉害。为什么啊?困惑!父母想想,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像木偶人呢?又有哪个孩子喜欢
做木偶人呢!孩子最初就是靠自己的身体和感觉来学习认识这个世界的。孩子好动,正是孩子受学
习和了解这个世界的内因驱动的,像这样的想法被父母无情地依靠压迫或威胁,惩罚或奖励等手段
打压了,孩子在家里不能表达自己的这些愿望,那只好去学校表达了。于是老师和父母又给孩子贴
上了多动和不集中注意力的标签。乱贴标签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误区。
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的意识通常被潜意识控制着(不包括觉醒者),而潜意识只接受暗示。如果接受到的暗示是:我
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潜意识会调动所有意识实现这个目标,相反,如果接到暗示你是一个不能集
中注意力的孩子,那么潜意识也会调动所有意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和父母千百次的暗示后果是什
么呢?强化孩子记住了我是一个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所以,父母们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成长
是有过程的,犯错也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必要大惊小怪。
四、情绪的问题。家长通常会因为学习不好,不听话,不好好写作业等原因把和孩子的关系搞得一
团糟。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我必须表现好,不然我爸爸妈妈就不
爱我了。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好事,可是孩子的心里背负这样的沉重的负担,而且这负担是和学习无
关的,孩子在看书时忧虑这个问题,写字时也忧虑,考试时就更紧张和害怕了,请问父母们,这样
的状态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忘我的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吗?
家长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把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自然不会把全部
精力放到学习上了。
爱孩子就要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而患得患失,让孩子放下这个大包
袱,轻装上阵。
五、分清楚哪些事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呢?我问过几个小学生,好几
个小学生的回答都是:“我学习是为了妈妈!为了让她高兴!”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呢?父母有没有
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呢?
我有一次发现儿子的作文有这样一句话: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爸爸妈妈。我马上告诉孩子:
学习是你的事,你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我们,我们不需要你报答,我们一
直爱你,永远爱你。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一点是绝对马虎不得的。如果学习是为了父母,孩子
就失去了做好自己的机会,觉得自己是为父母而活。没有做自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且有了
相应的代价,我考好了,你要奖励我,因为我是为你考的好成绩。学习的动机就出现问题了。
经常有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作业问题呕心沥血,这是毫不夸张的。上了一天的班,还要陪孩
子写作业到深夜,孩子写不好不听话,还要生气,最关键的是,孩子不但不领情还满怀怨恨,和父
母对抗。父母们几乎欲哭无泪了,如果我说这还是父母的错,就有一点残酷了,可这是事实啊。
父母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写作业是自己的事,上学还是自己的
事。举个例子,孩子早上赖床,怎么办?父母要做的,不是比孩子还着急,去当消防员,在事故发
生的初期就立马去消灭它,而是任凭事故的发生,任凭他迟到。我孩子在一年级时,迟到一次,不
但没吃早饭还被老师罚站一节课,从此再没赖过床。父母不要怕孩子受这些小挫折,孩子犯了错接
受自然惩罚,是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走的弯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另外,接受自然惩罚还有一个
好处,就是不怨恨家长,不影响亲子关系。
既然学习是自己的事,就完全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不要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在家写作业能自觉完成
,去了学校当然也一样自觉,习惯了;孩子在家里是由父母监督完成的作业,去了学校,老师一转
眼就溜号了,也是习惯了。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啊。孩子没学会管理自己,没有
养成好的习惯,是父母们没有给孩子学习管理自己培养好习惯的机会。
父母为什么要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呢?是因为恐惧。害怕孩子做不到,做不好。这样的恐惧传递
给孩子的信息就是:你不行,你没能力管好自己,你必须被我管,我比你强多了。这样的负暗示经
过无数次的强化后果怎样呢?培养了一个没能力没自信的孩子。
问题出来了,该怎样解决呢?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在不同时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不同的,2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
为7分钟,3岁平均约9分钟,4岁平均约为12分钟,5岁平均约为14分钟。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
到30分钟左右。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第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家庭教育中第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父母和
孩子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只有建立了和谐的亲子关系,才会在父母和孩子的心与心之间搭建一
座沟通的桥梁,父母的思想才能通过这座桥梁与孩子分享,如果没有了沟通的桥梁,父母只能隔岸
观火,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所以任何破坏沟通桥梁的做法都是失败的做法。让幸福快乐伴随孩子
前行。
第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表现得怎么样,哪怕他犯了很多的错误,也不要一味地指责,
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把他放弃,作为父母也要用微笑告诉孩子,过去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从
现在开始让你的情况向好的方向发展,不管发生什么事,父母都永远爱你并永远支持你。父母的不
离不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所以当孩子的老师告状时,父母不要加入指责孩子的大军,做彻底
击垮孩子的自信的帮凶,而是要相信和鼓励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沉着冷静,不要给孩子负暗示。
第四、在遵守一定的规则下,给孩子自由。自由是相对的,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
的自由,属于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如果这些生命体验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
的意志的结果,那么孩子会感觉到没有在做自己,就是没有为自己活过。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
是主动参与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感觉在做自己才会体验到自我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会感觉我有用,
我有价值,我有能力,而且不管对与错都不会怨恨他人。没有哪个孩子喜欢做差生,孩子的学习和
生活由孩子自己做主,虽然暂时可能做的不够好,但是这是生命成长的必须要经历的体验,孩子会
成长的。不要让孩子在父母无穷无尽的恐惧和担心中长大。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却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废
话,因为父母看到这句话,无异于看到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怎样把这句废话变成有用的话呢?
关键还是家长的理念,有正确的理念指导了,方法就不会错,方法对了,空中楼阁就会变成现实。
什么理念呢?简单地说,就是父母胆子要大,要敢于放手,敢于面对失败。敢于放手,孩子才有机
会学习管理自己,学习修正自己的小错误。敢于面对失败,才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没写好作业,一
次或几次被老师告状,而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忧心忡忡,重新让孩子回到自己的羽翼之下,不敢
放松半点。父母这样的做法给孩子的暗示就是:你看,你还是不行吧,你没能力独立写完自己的作
业。孩子的自信没有了,也就是前进的动力没有了,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第六、及时和老师沟通,找到问题的所在,解决它。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突然不喜欢学习,
有可能和老师有关系。有些孩子就是因为与老师之间有摩擦,而不喜欢老师,恨屋及乌,也就不喜
欢这门课程了。此时父母要了解孩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纠正孩子心理上“看着这个老师就不舒服
”的错觉。孩子之所以容易被老师或者其他人所控制,还是因为不够自信,可能因为被父母和老师
指责,认为自己不够好,要依靠他人的评价来确定自己是否有价值,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得到父母
无条件的爱的滋养,内心是弱化的。
第七、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看电视,玩麻将,上网打游戏
,让孩子专心学习,效果一定不好,如果父母在孩子作业时看书,无疑就是最好的榜样。我看书时
,有时孩子和我说话,我会回答:“妈妈在看书,不希望被打扰!”孩子就自觉地闭上嘴了,安心
写自己的作业了。在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
有电视机、电话等干扰,写作业前喝水上厕所等都解决好,让他安心的去学习。同时,我们要给孩
子一个规定的合理时间让他形成时间观念,注意让孩子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在进
入时间之后,马上就会集中精神做完手头的事情。
第八、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有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第一是舒尔特方格法,这
个方法我空间有相应的文章,需要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第二、就是让孩子大声的读书。大声读书
有利于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
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
读丢、不读断。这时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方法一直坚持下去,孩子注意力就会逐
步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理解能力。
第九、这最后一条是针对家有男孩的父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他的《拯救男孩》一书中写道:让
男孩早上学是灾难性的选择,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女孩比男孩发育早两年
,对于以言语为主的教学方式更适应,做题认真仔细、书写工整、安静听讲等等无一不是女孩的强
项,男孩因为体内雄性激素的作用,更爱跑动,而不喜欢安安静静地坐着。所以男孩的父母们,因
为我们有一个男孩,我们就要有更多的理解、宽容和耐心,等他长大。
我们要始终相信,爱能改变一切。
咨询电话:0512-66555771 联系QQ:1294015820
更多请点击进入:http://www.ttpx.net/index.php?homepage=szystjywll
校址一:苏州市金阊区少年宫(金阊区市民活动中心)二楼
校址二:苏州园区星桂街33号凤凰书城1305室
苏州儿童注意力提高|苏州注意力提高|苏州感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