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藤酱就跟大家聊聊MBA申请的一些关键点,以及2023MBA的备考规划安排。
一、为什么要参加MBA提前面试?
和普通学硕研究生不同,名校MBA招生的主流方式是“提前面试”。简单地说,就是“先面试再笔试”。
提前面试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职场人士们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拿到目标院校的预录取资格。提前面试共分为材料申请和面试考核两个环节。向院校提交申请材料获得通过后,方有资格进入面试环节。
所以,很多同学都将提前面试称为“绿色通道”。不过,如果任何一个环节被拒,那当年该所院校的申请就以“杯具”告终。
面试考核通过后,只需在后面的联考中过国家线或者相对较低的院校线,就可以安心入学了。
2021年南开大学MBA复试分数线对比
一般的学硕研究生在每年10月才开始报名。而各校的MBA项目,早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已经通过提前面试的方式,确定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招生名额。
倒推一下,各大院校在每年的3—4月份,就开启了下一年MBA的招生工作,并分多个批次进行面试招生。这个过程会持续半年左右,一般延续到10月底。对于想要申请MBA的同学来说,应该是从每年3、4月份开始向院校递交申请。
二、 申请择校要考虑哪些因素?
既然院校是在4月前后开启招生面试,因此,原则上要在4月份之前,就确定好自己要申请的目标院校。选择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在选择院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读MBA的目的与诉求。是为了提升学历?还是希望提升某个方面的技能?抑或是结交优秀人才,拓展资源?目标不同,择校策略也有一定的不同。
如果是为取得学位,为职业进阶铺路,就应该选择相对保险的院校,尽可能避免竞争激烈的名校;如果是希望提升某个方面的技能,就要选择有相关专业特色的院校和项目;如果自己本身很优秀实力强,希望能够拓展更多资源,那就应该将名校作为自己的目标。
了解跟多择校知识,戳图片详细了解
第二,综合考虑院校的项目特色,评估对职业发展的帮助。
很多院校都会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开设颇具特色的MBA项目。比如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都开设有金融MBA项目,以金融学科知识与管理相结合为特色;北大-康奈尔的双学位项目则聚焦于培养服务领域高级管理者;人大MBA项目则以人力资源管理和财政方向为优势学科;同济MBA则以项目管理著称。
因此在考虑学校的排名因素之外,也可以多关注一下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争取做到资源的最优匹配。
第三,鉴于MBA的申请有一定难度,建议大家在择校的时候,采取高考填报志愿的策略,有梯度地多校申请。既要有较高目标的冲刺院校,也要有能满足基本诉求的保底院校。
综合申请录取的难度和学费的高低,我们通常把学校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主要由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人大等院校组成。申请难度高,录取率低,学费较高。学历和工作履历突出申请者,可以选择该梯队的学校作为核心目标学校。
第二梯队:以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中山大学等为代表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职位情况,将其作为核心目标院校或第一梯队院校的保底校。
第三梯队:以北师大、中国农大、天津大学等为代表的院校,可以作为满足提升学历诉求的保底院校。
三、 提前面试要准备些什么?
提前面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材料申请和面试考核。申请人先向院校提交申请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后,可进入面试环节;面试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院校的条件录取资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拿到了提前面试的offer。
1)材料申请
MBA面试的申请材料,决定了考官对你的初步印象和综合实力的预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基础信息、自述短文、推荐信和其他证明材料。
青藤网申资料包(部分)
个人基础信息,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绩、职业资格、获奖经历、社会活动、出国经历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考查,院校能够对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做出客观且有效的判断。
自述短文是材料申请的重中之重。在所有提交给学校的申请材料中,自述短文的权重占到60-80%不等(因学校项目不同而有差异)。院校通过申请者撰写的自述短文,重点考查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领导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常院校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1-2封推荐信,一般可以请对自己工作和个人发展情况比较了解的领导或有一定社会认可度的人来写,也会为申请加分。
以上三类材料,各个学校要求不同,并不能完全复用,申请人要根据院校的要求提交不同的材料内容,在申请时也要注意考虑时间的安排。其他信息如组织架构图、薪酬证明、学历证明等,各个学校要求并不统一,按照院校要求逐一上传即可。
总的来说,每年MBA申请人数众多,不可能逐一面试,所以通过申请资料筛选掉不适合的人选。数据显示,超过70%的同学会无缘自己心仪的院校;而清北的材料通过率,甚至不足10%。认真准备提交给院校的申请资料,也是成功申请的前提条件。
导师1对1辅导材料展示
2)面试考核
收到心仪院校的面试通知,无疑预示着你已经打败了超过70%的申请者。不过,如果认为收到面试通知=成功入学,那可就谬之千里了。
以清北等名校为例,材料通过率通常不足20%,而最终的面试通过率,甚至不足5%。换言之,4个参加面试的申请人,最终只有1人能成功拿到录取offer。如果在最后的面试环节被淘汰,要么马上转而申请其他院校,要么明年再来。
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将对你的个人整体印象和发展潜力做进一步印证考查。面试形式根据申请学校不同,分为个人综合素质面试、小组面试、英文面试、PPT展示等不同的形式。
青藤面试课程(部分)
MBA面试的总时长约在25~30分钟,回答考官12—15个问题,绝不是“随便聊聊”那么简单。倘若你抱着“随便聊聊”的心态来参加面试,大概率会被面试官们摩擦得遍体鳞伤。
当然,面试官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的打压考生,而是为学校挑选更优秀的校友。如果你能够提前梳理思路,也许面试现场会有与高手过招的畅快感。
青藤学员们正在模拟面试
2023MBA申请规划
小结一下前面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其一,2023MBA从明年4月起正式启动,越早申请备考越充分,越有优势;
其二,材料申请和面试考核环节均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要留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里,恭喜你,已经领先于90%的申请者了。那么应该如何安排,才能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申请的成功率呢?这就献上历年成功上岸学员的备考规划,助力大家的成功申请。
现在—3月:结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诉求等实际情况,选定目标院校,并开始梳理自己的职业经历,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
另外,这个阶段也会有一些非联考的项目启动招生,申请者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申请如北大国发院MBA、清华FMBA等项目。一方面避开来年的申请高峰,另一方面为后面的院校申请积累经验。
3—6月:各院校一般在4-6月初开始当年第一批次的招生,通常报考人数也较后续批次少,申请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较小。如果能够提前做充分的准备,应尽可能争取第一批次。即使申请失败,也可以马上调整,总结经验,申请其他学校,提高命中率,也为后续笔试准备留出了充分的时间。
7—9月:从这一阶段开始,申请人数逐渐增加。尽管准备时间更为充分,但也要面对更高的淘汰率,同时申请多所院校,以免错过当年申请批次。因此,这一阶段的申请可能需要同时准备多所院校,对申请人的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8—12月:大部分申请者在10月份的联考笔试报名之前都能拿到一所院校的条件录取资格,通常也会在8、9月份将重心转移到笔试的备考。
青藤笔试课程(部分)
按照往年惯例,笔试成绩可以在次年的2月可查,3月公布国家分数线。报考提前批的同学们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能被心仪学校录取了。
没能赶上提前批面试机会又通过了笔试的同学,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正常批面试了。大约在5—6月份,学校开始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你的人生也将拉开新的篇章!
北京金桐西路10号远洋·光华国际AB座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