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 手机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直达商品手机版
招生咨询热线
0512-66555771
课程导航
高端研修 在职研究生
更多
更多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更多联系方式
  • 联系人:老师
  • 电话:0512-66555771
站内搜索
 
首页 > 机构动态 > 厦门大学财政系名师介绍-邓子基教授(2)
机构动态
厦门大学财政系名师介绍-邓子基教授(2)
发布时间:2013-01-29        浏览次数:307        返回列表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

财政基本理论与政策研究、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

工作经历

1952年9—1983年6月 厦门大学经济系、财政系 任教
1983年7月—1993年6月 厦门大学财政系 任教
1993年7月—2002年9月 厦门大学财政系 返聘任教
2002年9月至今 厦门大学财政系 返聘任教

教育经历

1952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资本论》研究生班

学术专著

[1] 国有资本财政研究, 专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 财政政策与提高产业竞争力, 专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 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 译著 第一, , 2003
[4] 财政与金融(第三次修订), 编著 主编, , 2002
[5] 财政学, 教材 第一, , 2001
[6] 国家财政理论思考(第四版), 专著 第一, , 2000
[7] 税种结构研究, 专著 第一, , 2000

[8] 财政学, 专著 第一, , 2000
[9] 税收支出管理, 专著 第一, , 1999

论文

[1] 论“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原则, 财政研究, 2006年12期
[2] 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经济学动态, 2006年12期
[3]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财政, 中国财政, 2006年11期
[4] 公共财政如何促进经济集约增长, 中国财政, 2006年8期
[5] 公共财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福建论坛(人社版), 2006年7期
[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厦门社会主义新农村, 厦门社会科学, 2006年3期
[7] 《厦门大学学报》创刊80年感言, 厦大学报, 2006年2期
[8] PPPS服务机构在国外的发展及启示, 财政研究, 2006年2期
[9] 论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产权导刊, 2006年1期
[10] 论科学发展观下税收理念的完善, 税务研究, 2006年1期
[11] 略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1期
[12] 财政改革与货币政策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代财经, 2006年1期

[13] 世界税制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税务研究, 2001年5期
[14] 养老金改革与资本市场,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1年4期
[15] 发展财政理论 深化财税改革, 福建税务, 2001年1期
[16] 学习“十五”计划建议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中国财政, 2001年1期
[17] 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 中国税务报, 2001-2-6
[18]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时代财会, 2001年1期
[19] 财政金融如何应对WTO, 中国财经报, 2001-8-13
[20] 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框架, 福建财会, 2001年8期
[21] 分级财政不否定中央财政主导地位, 中国财经报, 2001-8-1
[22] 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弘扬王亚南翻译和运用《资本论》创建中国经济科学精神, 厦门日报, 2001年8期
[23] 财政平衡观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当代财经, 2001年1期
[24] 坚持发展 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 湖南税务, 2000年10期
[25] 集中国家财力 强化财政职能, 厦门大学学报, 2001年1期
[26] 理财精要之大成, 中国财经报, 2000-1-4
[27]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走向, 涉外税务, 2001年4期
[28]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福建论坛, 2001-10-26
[29] 财政平衡观与积极财政政策, 湖北财税, 2000年1期
[30] 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思考, 福建论坛, 2004/7
[31]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转向, 财政研究, 2004/11
[32] 理论、实证、政策的有机结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
[33] 科学发展观、三财之道与做大蛋糕, 中国财政, 2004/7
[34] 对“国家分配论”应持发展观, 东南学术, 1999年1期
[35] 我所理解的“公共财政”, 中国财经报, 1999-3-26
[36] 财政本质与财政模式, 湖南税务, 2000年2期
[37] 借鉴“公共财政论” 发展“国家分配论”, 财政研究, 2000年1期
[38] 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 福建改革, 2000年10期
[39] 增值税的改革、完善,要有个轻重缓急, 山东地税, 2000年2期
[40] 怎样理解国有企业的进退问题, 福建论坛, 2002年4期
[41] 理财精要之大成, 财政研究, 2000年1期
[42] 关于公共财政的几点认识, 财政研究, 2001年7期
[43] 地方税改下一步:合理划分税种, 福建税务报, 2000-3-29
[44] 把握契机 再谱新篇, 财贸经济, 2000年4期
[45]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福建论坛, 2000年10期
[46] “国家分配论”与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当代财经, 1999年5期
[47] 为什么要加强对“国有资本财政”的研究, 当代财经, 2005/3
[48] “以收定支”还是“以支定收”, 财政研究, 2002年3期
[49] 对国家财政“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再认识, 当代财经, 2003年9期
[50] 积极财政政策评析, 福建金融学院学报, 2003年5期
[51] 财政体制改革的有关探索, 福建论坛, 2003年10期
[52] 关于出口退税问题的思考——兼评新的出口退税的政策效应, 涉外税务, 2003年12期
[53] 在稳定中发展国家分配论, 厦门大学学报, 2003年1期
[54] 试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新思路, 财政研究, 2003年5期
[55]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思考,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国际会, 2003年12期
[56] 维护国家权威,在整合中发展国家分配论, 福建论坛, 2003年3期
[57] 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税务研究, 2005/3
[58] 如何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逐步完善地方税制, 福建论坛, 2005/3
[59] 关于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地方财政研究, 2005/3
[60]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6
[61]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思考, 中国财政, 2005/12
[62] 财政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创新, 《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论文集, 2005
[63]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公共经济研究, 2003年1期
[64] “权益税”还是“交换税”, 税务研究, 2002年8期
[65]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与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财贸经济, 2002年1期
[66] 王亚南对新中国经济的理论探索及启示, 厦门大学学(哲社版), 2002年1期
[67]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 财经论丛, 2002年1期
[68] 关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 福建论坛, 2004/2
[69] “以收定支”还是“以支定收”, 乡镇财政, 2002年8期
[70] 适度减税 莫失良机, 中国证券报, 2002-9-5
[71] 国有资产分级所有的新思路, 国有资产管理, 2003年8期
[72] WTO与企业税收, 浙江社会科学, 2002年5期
[73] 地方税改:重点是税种划分, 税 友, 2001年5期
[74]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新华文摘, 2002年2期
[75] 财政平衡观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财政与税务, 2002年3期
[76]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与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经济问题探索, 2002年11期
[77] 尊重历史事实,树立良好学风——致财政部科研所博士生组, 财政研究, 2003年3期
[78] 对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评价选择, 辽宁地税公告, 2003年1期
[79] 对税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地方税务, 2003年5期
[80] 关于财政监督的认识, 中国财政, 2002年10期
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咨询QQ:1294015820
更多课程请点击进入:http://www.ttpx.net/com/szxmdxyjy/
江苏地区报名地址:苏州市干将西路93号国涛商务大厦616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办事处|苏州在职研究生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0512-66555771

QQ客服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