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班主任因班级授课制而产生。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夸美纽斯将其理论化。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班主任的作用:
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班主任的职责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协调各任课教育的工作
第二节: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了解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建立学生档案
个别教育
班会活动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操行评定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关心爱护,尊重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三、班会活动的组织
班会的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 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四、班集体的教育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班集体的教育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十章课外活动
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1、识记
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苏霍姆林斯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的策源地”“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1986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第一次将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课外活动的含义: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学生的智力,根据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课外活动的特点
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课外活动的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形式
群众性活动;报告与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
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社会公益活动
小组活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个人活动
第三节:课外活动的指导
一、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对老师的要求
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要有充分的、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
要求教师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教师要总结经验教训
三、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
考虑小学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
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实施
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
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
第十一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第一节教育教育能力测试标准
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说课 50分,面试20分, 答辩30分。
第二节撰写教案
一、编写教案的前提
1、备大纲
2、备教材或教学内容
3、备学生
4、备方法
二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
1、在四备的基础上编写教案
2、教案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3、教案烦与简要适当
4、教案应涉及广泛
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咨询QQ:1294015820
更多请点击进入:https://www.ttpx.net/index.php?homepage=szxsstja
学校地址:苏州市人民路1023号永霖大厦601-C
苏州教师资格证培训|苏州教师资格证培训班|苏州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