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级数控车床编程技巧的课程,它是数控机床加工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国产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编程指令的含义及编程及加工技巧,各个编程指令的特性,刀具半径补偿;复杂零件的编程加工实例。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相应系统数控车床的结构和性能 (2)、熟练掌握相应数控车床的编程。 (3)、会使用编程技巧,做到熟练编程。 (4)、掌握对刀及刀位偏差补偿的相关知识。 (5)、掌握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制定编程加工路线。 (6)、能独立分析零件并结合工厂模式编程及加工。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授课时应注意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 (2)、坚持由浅入深、循环渐进和阶段巩固的原则,使学生打好基础 (3)、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编程技巧及工艺分析能力。 (4)、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结合工厂加工产品模式,要重点强调产品的质量及 效力。 (5)、课题结束后,可组织学生到车间观看实际的生产加工及收看数控车床 的资料影视,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编程加工的规律。
教学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数控车床介绍 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在机加工行业的重要位置及其先进性。 2、掌握数控车床的分类及组成。 3、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1—1 数控车床的概述 一、数控车床的用途、分类 二、数控车床的特点与发展 三、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布局 四、数控车床的典型结构 教学建议: 1、在初学数控车床编程时,多讲解数控车床加工各种行业的产品及工艺品,来调动学生对本门专业课程的兴趣。 2、讲授时重点数控车床的分类、组成及原理,细化讲解。使学生有个正确 的认识数控车床。 模块二、数控车床的编程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数控车床坐标系的建立。 2、至少掌握一种对刀方法,了解偏差的补偿及补偿方法。 3、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及编程步骤。 4、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结构及规则。 教学内容: §2—1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统 一、数控车床坐标系统 二、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2—2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 一、准备功能 二、辅助功能 三、进给功能、刀具功能、主轴功能 §2—3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 一、程序代码 二、程序结构 三、编程规则 四、准备程序段和结束程序段 教学建议
1、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尤其对工作坐标原点,程序原点等概念要讲授清楚。 2、讲授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时结合普通车床的各个操作动作,将内容简化,使学生容易接受。 3、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是编程的根基,所以在讲授的时候要注意每个环节的细化,要使学生完全理解。 模块三、数控车床的编程指令含义及编程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准备功能、辅助功能及各指令代码的含义及正确使用。 2、掌握绝对值方式、增量方式编程的原则。 3、掌握数控车床上的编程加工工艺及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 4、掌握数控车床的指令适用场合及编程规律、加工规律。
教学内容: §3—1编程基本指令编程 一、快速定位 G00 二、直线插补 G01 三、圆弧插补 G02~G03 四、螺纹切削 G32~G33~G34 五、暂停 G04 六、自动返回参考点 G28 七、从参考点返回 G29 八、米制、英制的输入 G21~G20 §3—2循环切削指令编程 一、单一固定循环切削指令 G90~G94 二、复合形固定循环指令 G70~G73 三、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G76 四、孔加工及外圆切槽加工循环指令 G74~G75 §3—3子程序编程 §3—4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3—5数控车削加工编程综合实例 一、轴类/套类零件的编程 二、端盖类零件的编程 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教学建议: 1、使学生对指令的特点掌握,尤其对指令的适用场合及加工运动轨迹,必 须要讲授清楚。 2、讲授指令及功能代码的含义,用途和使用方法。 3、讲授时必须要区分每个G指令中的编程规律及加工规律。 4、在讲解数控车床加工及编程工艺时一定于工厂中的工艺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