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技术,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源自于日本。日本学者通过以语言学的组词法来对机电一体化进行了创造性地描述与解释。可以说,在机电一体化出现初期,它只是被视之为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理念。然而由于该理论强调将工业机械生产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予以有机结合,而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又要求产业在自身的突破性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地采用多种举措,不断利用有益的科学技术与实践验证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壮大。
--------------------------------------
免费试听,满意再报名:(发送短信姓名+地点+课程到老师手机,即可获得试听信息)
联系人:常老师
手 机:183-2170-6027
Q Q:1064-557-212
微信号:ffedu-li
地址:上海有徐汇普陀黄埔浦东等多个校区,您可就近选择入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是“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17年,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CAD实训、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实训、机床电器控制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液压与气动实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机电一体化从产生到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事实上,在这一概念被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之前,在工业机械生产与加工的实践活动中,已经出现了机电一体化的雏形,即一些机械作业人员开始无意识地将不同学科范畴的技术应用与同一种产品的研发进程当中。例如基于机械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雷达伺服系统即可被视之为机电一体化的原型之一,而该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大放异彩,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践研究中的应用价值。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学者开始提出机电一体化,并对其理论内涵予以不断地丰富完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到 20 世纪末叶,此时基于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的相关技术已经迅速地占据了人们的视野,这就为机电一体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供了重要资源。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与机械工业一经碰撞,即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并随之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当前是科技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新纪元,在经历过上世纪的技术革命之后,如果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拓展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复印机、打印机、洗衣机、冰箱、工业机器人在内的产品都是基于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才能出现的新产品。这说明,当前机电一体化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于产业的优化发展、社会进步稳定、国家繁荣昌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