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家:
经营企业几十年,一直困惑,为什么老员工总会出现倦怠,甚至变成老油条,最终成为组织规则的破坏者?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李赋刚老师:
首先我们要清楚几点:人是活在当下、现在、还是未来的?人的动力是怎么产生的?
事实上,人都是因为一种美好的预期而决定当下的行为的,随着员工对当下工作的熟悉程度逐步加强,工作本身的新鲜感逐步失去了激发人才斗志的作用
同时,大部分企业发展的边界是非常明显的,人才走不出公司雇佣制体系下的发展局限,加上公司对人才发展机制设置的缺乏或者不科学,员工看不到未来,当下的工作有没有太大的新鲜感,自然提不起干劲儿;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会认为这类人“应该”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与期望相符合的行为和结果,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姿态,这也容易导致人才的逆反
作为老功臣,以及当下的骨干,公司也不好怎样,爱恨纠结,就产生了这种左右为难的现象。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凡能被要求的,定对你有所求。
企业要想持续的保持对人才的经营势能,就必须保持对人才欲望的引领的支撑,这才是本质
沟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欲,经营人欲就是经营预期!
如何真正地解决企业人的问题?
有缘再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