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雨林想先和家长将一下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小学具有严格的学习管理制度和时间观念,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是传授学业的关系。而幼儿园不一样,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观念,老师也会帮助小朋友解决一切生活上的问题,甚至还会帮助小朋友吃饭。

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老师在管理孩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老师不会主动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低年级的小朋友要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毕竟孩子接下来的6年校园生活都要和同一批小朋友度过。
因此金色雨林在这里准备了一些建议给家长们希望可以帮助到家长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一、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感”
家长可以将孩子在校园里的行为制作成小卡片,然后让孩子进行分类,分别摆放在三个区域,以亲子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树立界限感,具体分为:
“能做的好事”(帮助小朋友)(主动与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
“需要讨论的事”(同桌打闹碰到了我)(他人声音太大吵到了我)
“不能做的坏事”(拿别人的橡皮)(欺负别的小朋友)
有了清晰的界限感,孩子就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哪些是好的,自己对于社交规则也会有初步的认识。

二、让孩子拥有与其他小朋友共同的话题
共同话题永远是人类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较好步,尤其是孩子们,在平时的交往过程中除了一些“孩子王”角色会自己引导周围小朋友的主题,一般都是以一个共同爱好为话题进行熟悉和关系建立。
校区里另一位母亲分享自己在放宽孩子的“娱乐时间”后自己孩子的情绪化有明显的改善,并且也不再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所以我们不妨对孩子关于娱乐和兴趣方面的事情多一点宽容和正向引导。
真正有效的沟通不是讲道理,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

到了小学阶段,社交能力好的孩子不但更受欢迎,也会让他感到更多的肯定,有更好的安全感适应小学生活。爸爸妈妈可以做的,就是保证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他永远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理解和帮助。
常熟金色雨林认为,对孩子来说,更多的沟通不仅是为了学业更顺利的开始,更是让他对未来每个挑战,都能拥有满满力量和自信。所以希望家长们多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在幼升小阶段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常熟金色雨林地址:常熟市书院街122-01(市图书馆正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