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培训网!全国[切换城市] 登录 注册
首页 发布课程 机构平台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

咨询热线

400-0808-102

北京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7大误区和8大出路

北京欧英养老商学院   2020-11-18 阅读:61
   如果您想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想做医养结合型养老地产,需要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资料,护理员培训教材,养老产业政策汇编和标准汇编,请联系我们!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北京养老培训哪家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下,传统地产开发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不少大型企业高度关注养老产业但并没有一拥而上,原因在哪儿?开发商炒作概念多而真正行动少,为什么?因为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尤其是养老地产盈利模式不明确、综合配套的难以成型是阻碍养老地产发展的核心内因,而政府缺乏统一的资源整合与指导,是阻碍其发展的核心外因。

我国还处于养老产业的发展初期,制度法规、商业模式等都还很模糊不完善。而我们学习的美国、日本、台湾等都处于养老产业的成熟期或是快速发展期,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以下总结了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7大误区和8大出路,为奔走在养老路上和将要进军养老事业的同行做个借鉴。
误区一:定位活跃长者+高端市场

刚刚踏入养老行业,很多机构都会把目标客户定位为:高端+活跃长者,这其中大概有3个因素。  

其一:从情感上,投资者的养老愿景都是打造一个健康、快乐、充满希望的“复乐园”,不喜欢死气沉沉的护理机构;  

其二:从风险上,投资者都认为自理老人服务风险相对较低,利于快速进入这个行业; 

其三:从经营上,投资者都认为市场足够大,高端客户即使占比很少,但也有足够的客群覆盖。  

但是一旦投入实际运营后,这些当初“看似美好的蓝图”都会被市场无情地击垮,因定位错误,随之而来的是长期低入住率、员工队伍不稳定、经营持续严重亏损,最后逼得机构不得不转型。 

客观地说,养老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的初期,作为机构养老,目前较为理性的定位是:失能失智 + 中高端市场,短期内必须以入住率和入住速度为唯一KP指标。 

误区二:重硬件投入、轻服务培养

“养老地产的本质是服务,而非地产”,这是时下最流行的说法。然而,当企业真正要设计一个养老设施时,往往会忘记去实践自己的诺言,原因很简单: “花钱买硬件,远比踏踏实实做好服务,要容易得多”,此外,“如果没有实际参与过机构运营,又如何谈得上把服务做好?”。于是乎,适老化家具、专业康复护理设备、高端智能化养老系统等等,成为了一家高端专业机构的代名词。

然而,这些硬件在实际运营中,其实并不能带来很高的增值,往往还成为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鸡肋,一张3万块钱的护理床,并不能换来入住率和客户忠诚。
误区三:重概念包装、轻服务落地

不知不觉中,我们把养老也变成了一种“概念”,设计了很多眼花缭乱的服务产品,如:专家会诊、健康监测、候鸟养老、药膳保健、中医养生等等,共8大类,100多项。但其实这些所谓很炫的服务,往往脱离了老人的真实需求,如果是免费的还好,一旦收费,你会发现,那些你替老人规划的需求瞬间就杳无踪迹。

任何行业都有其最核心的内容,服务行业亦是如此,海底捞的火锅不好吃,再好的服务也换不来成功。谁能抓住养老行业本质,谁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获得成功,找到方向,做好20%的核心服务,能让你抓住80%的客户。

误区四:重床位规模、轻区位选择

设立之初,很多机构都会一味地追求床位规模,普通单体机构都在三、四百张床位以上,养老地产更是吓人。但其实大规模的养老设施存在3个致命的弱点:其一,初期固定成本高,造成经营压力大,入住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其二,无论硬件多豪华,大量老人聚集都会降低生活和服务品质;其三,这种大规模机构很难复制,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养老机构的规模效应应该体现在区域连锁规模,而非单体规模。

与重视床位规模相反,很多机构在项目选址时,都会轻视区位选择,片面地以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就是老人愿意托老一生之所,这是最大的误读!与其它行业一样,养老机构的发展方向一定多业态的混合,依托较强的社会配套资源,和整个社会融为一体,越老越不想脱离社会、脱离家庭、脱离子女,这是叶落归根的中国式养老情结。
误区五:重医疗对接、轻基本照护

“医养结合”概念在政府的倡导下,似乎成为了养老行业的标签,很多初涉足养老行业的投资者都会认为:“没有医疗配套,就谈不上做养老”,这是最大的误区!

其实,养老服务机构作为介于家庭照料和医疗服务机构的中间环节,无论从客户需求,还是服务周期上,都有其准确的定位。“医养结合”的本质并不是要求养老机构服务上延去做医疗机构的事,而是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因此,机构选址就格外重要,选择郊区就意味着你无法利用有效的社会医疗资源,建一所三甲医院更不代表医养结合。

与其将精力用在一般机构都解决不了的医疗资质、医保审批上,不如用在如何做好日常养老服务,医疗很重要,但不是养老的核心。“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本身没有配备任何医疗保障,但依旧是主流,这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误区六:重“高端”人才、轻“专业”人才

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养老的专业性愈发凸显,鉴于目前国内教育体系下养老相关专业的滞后,目前养老专业性更偏向于有实际运营管理经验的公司和个人,而这其中,2010年以后的一批朝着市场化运作的养老从业者更具有含金量,也最为稀缺。 

因其稀缺性,导致很多从事金融、投资、地产、医疗、酒店的很多从业者成为养老公司的主要人力输入渠道,不惜以重金聘用,但效果往往不佳。 

客观地说,目前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所谓真正的行业专家,碍于目前养老市场大环境,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

作为新进入养老行业的公司,建议去招纳一些真正具有实际机构运营经验的从业者,而非去其它行业或一些养老管理公司挖角。接触过多少老人?接触过多少家属?接触过多少护理员?接触过多少养老机构?这四点在现阶段尤为重要,没有这个基础,所谓的营销、运营都只能是空谈。

误区七:盲目参照国外经验,忽视本土化积淀

和其它新兴行业初期一样,很多养老公司都倾向于照搬一套成熟的欧美、日韩、台湾、香港的养老模式,但养老不仅仅涉及市场环境,还包括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因此,每个国家都是在摸索中逐步积累、总结出适合本国特点的养老解决方式。 

目前,进入国内养老市场外国企业,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台湾等,都陷入和国内机构同样的经营困境,有些长期面对低入住率的尴尬局面,并未体现出任何的竞争优势。反而不如一些本土机构,通过多年的运营积累,逐步发展成初具规模的连锁养老网络。但国外养老的发展历程、耳目一新的服务理念,是值得我们去吸收、提炼的,但最关键的运营服务,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积淀。

那么,未来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出路在哪?
 
机构介绍
欧英明德咨询集团是一家集康养项目战略规划咨询、全案策划、商业和盈利模式设计、投融资与运营营销顾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咨询策划服务机构,被评为中国管理咨询50强。自创立以来,秉承“三分咨询、七分辅导”的咨询理念和“三分策划、七分执行”的策划理念,通过“教练式辅导、辅导式咨询、咨询式培训、定制式策划,落地式执行”的服务模式,成功地为3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服务,其中80%的项目为康养产业综合体,80%的客户是央企和国企,80%的客户是房地产企业,合计完成康养咨询项目350余个。
旗下欧英养老商学院,秉持“实战、实操、实用、实效”的培训理念,依托欧英明德咨询集团及天佑安康康养集团十余年的养老实操经验和专业支撑,联合业界知名人士,通过专题讲
座、案例分享、标杆参访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学员分享自身研究成果、成功经验和最新理
念,截止2020年,成功举办高管研修班50期,院长训练营50期,培训了3000多名中高端养老人才。同时,致力于为广大企业家们整合养老产业相关资源、提供高端人脉资源,打造终身学习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家们更好理清思路,避免重走弯路,共同成就我们的养老事业,为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维也纳酒店二楼
如您还想了解更多北京养老培训机构学费_地址_哪家好等问题可以来电或在线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qq:895240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