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LCD投影相比,DLP的单片和三片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单片DLP具有光路简单、光效率更高、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寿命长的特点,在低端低价位市场比LCD更受欢迎;3片DLP在色彩表现、亮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LCD,因此在电影、高亮度工程高端市场占尽优势。LCD技术分为单片、3片LCD(简称3LCD)和4片LCD(简称4LCD),单片在2003年前因性能不佳而被淘汰,3LCD色彩表现比单片DLP更出色、较3片DLP更具价格优势,这使其在中端市场获得更多注重画面显示用户的选择。2008年为了获得更高亮度提升出现了4LCD,但这对LCD投影机在色彩方面的传统优势构成破坏,且亮度提升有限,成本大幅上涨,因此市场反应平淡,支持厂商较少。
下面该谈到LCOS了,LCOS的英文全称是LiquidCrystalononSilicon,即硅上液晶,通过名字便可知道这是一项从LCD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看作是取LCD和DLP两家之长的改良型技术,其基本原理和LCD相似,区别在于它利用的是与DLP相似的反射式架构。理论上LCOS投影技术具高解析度、高亮度、高开口率、高分辨率及低成本的潜力。在问世初期被普遍看好,到了2003年已有包括JVC、索尼、日立、三洋、3M、飞利浦、三星、英特尔等不少国际大商及我国台湾地区厂商加入LCOS阵营。然而LCOS在商业化运行过程中,由于产业链不畅、零件供货不稳及一系列技术难题,造成良品率过低、成本过高、迟迟无法量产,不堪等待的厂商在2004年后又先后弃LCOS而去。不过索尼、JVC、佳能和日立及部分台湾厂商坚持留了下来,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将LCOS产品试投市场,至2010年,LCOS投影在高端电影院线、家庭影院、商用娱乐及微投市场逐现起色,产品选择也丰富起来,2012年LCOS投影已拥有了近10%的市场份额,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