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点推荐理由:梅州
1897年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
叶剑英同志屡次在革命的历史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1927年蒋汪叛变,正是因为他的及时觉察和具有远见的汇报,才顺利地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
1935年,张国焘搞分裂主义,又是他不顾安危将情况及时报告党中央,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夺党的最高领导权,还是因为他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再次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毛泽东同志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来赞誉叶剑英同志,确实是十分恰当的。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战役详情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军胜利占领南昌城后,挥师向闽西上杭、永定、长汀及广东大埔进军,准备占领潮州、汕头、广州。在周恩来为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进入大埔县(茶阳),日,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三万多人,顺汀江、韩江而下,直向潮州、汕头进发;一路由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和第九军直属教导团共约三千多人,据守三河坝,以防敌人从闽西、梅县抄袭我主力进军潮汕。朱德率领的起义军到达三河坝后,立即张贴"安民告示"组织群众,并严密布防,准备迎击来犯之敌。国民党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二万多人,由梅县松口乘船沿梅江而下,气势汹汹地向三河坝扑来。起义军在朱德副军长和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同志的指挥下,在东江工农军一部的配合下,与敌激战三昼夜,打退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几千人。时敌增援钱大钧之黄绍宏部已由大麻东渡韩江后,占据起义军阵地南部制高点阵地,北部亦被钱大钧部占据。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指挥部决定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退",的办法,取道河腰、百侯,经双溪,于5日进入饶平,后起义军艰苦转战,两进汀赣边,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到达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在三河坝战役中,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勇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甩尽最后一颗手榴弹,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捕战,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座笔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