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培训网!全国[切换城市] 登录 注册
首页 发布课程 机构平台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

咨询热线

400-0808-102

教育产业化

  作者:闾丘露薇   2012-01-08 阅读:1334

教育是不是一门生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讨论还在进行,也没有达成共识,但是看看周遭,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大学,教育早就成为了赚钱工具,当然,这样的生意听上去要比其他的行业高尚得多,毕竟是教书育人。

每个人的成长,大学毕业之前,在学校花的时间是最多的。在学校里面,不单单是学习知道,还学习如何和同学相处,从老师那里,学习做人的道理,师生关系,曾经对多少人的一生,产生过多麽重要的影响。学校提供的,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途径,还有人文关怀的责任。

走在那些空荡荡的大学城里面,看到学生们的生活娱乐都集中在校园内的商业街里面,虽然一应俱全,却和所在的城市相当的隔离,我马上联想到的,居然是富士康,学校变成了一条条流水线,生产者同类型的产品,分别在于,宿舍里面的同学们,不是睡在一个屋檐下的陌路人。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的应试制度,为了一场高考,才会催生出这样的生态,以及这样的行业,这一点,香港和内地,甚至是韩国,新加坡,区别也不是太大。

最近因为关心内地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才发现,原来在合作办大学或者是研究生院这个问题上,香港的大学动作相当快,一直以为他们只是在不断增加招收内地研究生的名额,对于这一点,我相当态度,因为对于这些内地学生来说,一来香港的研究生课程,一定要比内地的严格很多,二来,也是更重要的,可以趁这个机会,体会一下香港这个地方,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思维。

也因为这样,看到香港的大学积极的在内地开设各种课程,总觉得不太对头,就好像看到上海纽约大学,还有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名称那样,这些开在了本土之外的大学,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大学四年,除了师资之外,一所好的大学,还包括很多其他的东西,学习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应该被其他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就好像在香港,大学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和活动,这些内容,可以在内地城市的合办学校里面出现吗?合办大学里面,会不会有团委书记和学工部?毕竟,大学,不是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或者更准确地说,知识不单单是课堂的授课,同样的,课堂授课,如果是敏感内容,怎麽办?也因为这样,这些大学,离开了本土,就算保持了形,是不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神?

当然,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这些可以不是问题,毕竟合作办校,在这个充满了需求的中国市场,是一个创收的好途径,既然是教育产业化,不就是应该这样走的吗?

来源:作者博客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qq:895240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