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闯高考语文课 遇见上海新东方学校好教师
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前夕,上海新东方学校陆续收到了许多信件、留言、视频,这些让人印象至深的文字与片段,都有一个共同的收信人——“我的老师”。今天,我们打开第1封信,一起感受涓涓文字中流动着的师生情、老友情。
收信人:闯荡高考语文神坛十载春秋,依旧可可爱爱没有眼袋的李爽老师
寄信人:因连报优惠“误闯”高考语文课堂,却连叹“真香”的老学员朱笑彤

一、学语文,我们到底要学什么?
师范专业科班出身,却不完全苟同于传统教学理论的李爽老师,恰好能够诠释充实语文学习的意义。
在自己的求学过程中,李爽老师渐渐发觉,大家给予教师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倒不如更应该升华为“缔造或保护有趣灵魂的工程师”。
于是,在教学目标上,上海新东方的李爽老师一直把“有用的”语文带给学生们,一方面让学习态度与成绩真的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后有喜人的转变;一方面通过对文学世界、社会情势的分享与参悟,重塑、保护课堂上这些有趣的思想与自由的灵魂。
“所以我的远大抱负是,有一天既能把‘有用的’语文知识教会学生,又能用‘无用的’语文文化感染学生”,李爽老师说。

二、“写出范文”可能是最微不足道的收获
说是远大抱负,但自从看到朱笑彤的来信,李爽老师觉得——“我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做到了”。
朱笑彤在信中写道:在一次讲社会热点素材的课上,我发了条微博——“两年前听到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不会好了;一年前听到的时候,在想这个世界会好吗;现在再听到的时候,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那时候,课上课后读了太多诸如北岛“我不相信”的诗,背了太多诸如卡斯特罗、陈丹青的人物素材,看了太多社会热点事件剖析。我说我要学新闻学传媒,带着我的新闻理想和满腔热情,针砭时弊、勇敢发声,就算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至少守护着不让它变得更坏。
在和李爽老师学语文前,“17分小王子”这个有点无奈的称号已经伴随了朱笑彤许多年。直到一模考试,他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但这只是我众多收获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朱笑彤在来信中说。
在上海新东方中学李爽老师的作文课上,诗词歌赋、人物典故、社会热点,无不是师生教学讨论的素材,于是潜移默化间,一种被称作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深入骨髓,一种坚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的信仰深入人心。

三、“意外”成师生,注定是老友
收到朱笑彤的来信后,李爽老师也陷入了回忆,记忆中依稀是五年前结课时一捧花束的仪式感,也是手机里保存着的,这位学生在听杨千嬅和陈奕迅演唱会时发来分享的现场录音……
“看了这封长信,您想对学生说些什么呢?”
“朱笑彤,好久不见,虽然当年你因为上海新东方学校连报优惠‘意外’成为我的学生,但很感谢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还是成为了能一起喝美式、吃火锅的好朋友。”其实每一段师生缘都是意料之外的随机事件,难得的是历经岁月后,因为看世界的角度相同而默契地成为不必时时相见却会时常怀念的老友。
上海新东方英语咨询报名电话:400-0808-102,欢迎来电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