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老师专访|学生都是宝藏 发掘定能发光
高考是一场博弈,这条路上充满荆棘,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作为孩子追求梦想的引路人,太原学大教育的所有高三老师付出100%的真诚,倾囊相授,用心指导每一位孜孜不倦的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心中的求学梦。
今天小编就带大大家去看看学大教育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是怎样引导孩子们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不断提升成绩的。

三年前,太原学大廖斌老师第1次拿到戴同学的学校成绩单,化学成绩是大写标红的不及格。在摸清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后,廖老师立即为他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学习讲究方法,解题讲究逻辑。廖老师在日常辅导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和解题逻辑顺序。他一步一步引导戴同学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梳理。从基础题到综合题,最后挑战陷阱题,戴同学的化学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除了基础知识薄弱,在平时的交流中,廖老师感觉戴同学对化学科目存在畏惧感。一次考试中,孩子分数不理想,心态崩溃。那段时间,他的学习积极性变差,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为了让孩子积极起来,廖老师主动沟通,还聊了他很喜欢的NBA球星的“战斗”历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帮助他重塑自信。
在把握考场节奏上,太原学大教育廖老师有独门小妙招。平时训练里,他要求学生答卷时准备蓝笔和黑笔两支笔。前50分钟用黑笔答题,然后换蓝笔继续答题。这样可以清晰看出试卷时间分配和答题速度,后期能更好地指导同学调整。

在老师的带领下,戴同学逐渐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高三时期,戴同学的化学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这门曾经的弱势科目,也成为他的高考优势科目之一。我们相信,脚踏实做好教育的每一件小事,定能收获学习硕果;以心换心,用热爱与真诚教书育人,能给孩子乃至家庭带来改变未来的希望。
每名学生都是宝藏,值得被发掘。在太原学大,老师从不放弃每名学生。高中数学对许多同学来说,都是万分头疼的科目,万同学也不例外。来学大之前,万同学每次数学考试只有四五十分。我们常说因材施教,老师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诊断孩子现阶段学情,还需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雷燕翎老师执教6年,在数学辅导上经验丰富,在观察同学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虽然万同学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但雷老师发现了她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有一颗不轻言放弃的心。这是在求学探索路上,非常宝贵的精神。

从基础知识开始,太原学大教育雷老师帮助万同学逐个攻破知识点。即使内容多且重,但孩子依旧按照老师的学习规划一步步向前迈进。从50+分到76分,再到突破90分,万同学的数学成绩进步令人瞩目!“老师,我来你这里之前,数学考得好的一次是64分。”简简单单一句,却让人感受到同学对老师的信任和感恩。给孩子埋下一颗叫“自己是被认可”的种子,他们的成长往往会超出你的期望。
学大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更是师生之间的相遇相知的地方。为什么说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许是因为他们不仅帮助孩子实现梦想,还为无数个家庭带来希望。育人耕耘,生生不息,太原学大教育的老师将秉承教育的初心,坚定不移地与同学们勇往直前!
太原学大教育咨询报名电话:400-0808-102,欢迎来电咨询!
学大教育创立于2001年,专注于小中高学科辅导、中考辅导、高考辅导、艺考文化课辅导、高考复读以及全日制中职教育。
学大教育校内环境优雅,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学生求知成长的乐园,教师尽展才华的殿堂。
学大教育各校区严格落实保障学员“课前,课中,课后”三课一体,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发掘学生潜能、全 面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得到了家长,学员的高度认可。
学大教育将全力追求教学卓越,始终以“服务学生成长,推动教育改革,争做社会贡献”为己任,多元发展,研发出更多适于素质教育的课程,积极推动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更多学员在学习生活中,上学道路上保驾护航。
学大教育特点
一、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大教育具有丰富个性化教学经验的教师,履行客户至上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学大教育的教师在个性化教育教学方面体现了诸多特色: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出色的学习、充分了解全国中小 学教学和考试特点、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加强教师团队的培训与教研活动,这些都是学大优质教学服务的基础。
二、6对1服务模式
根据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大在业内率先提出并实践了6对1服务模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的个性化教学辅导服务,包括:专业的教育咨询师、资深的学科教师、细致周到的班主任(学习管理师)、的陪读教师、心理咨询、个性化教育。
三、独特的教学特色
根据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学大教育的模式包括1对1、小组教学和班级串讲等教学形式; 根据个性化教学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学大的个性化教学计划,可以理解为全程1对1个性化教学,通过授课、陪读、答疑3种辅导方式,获得知识、能力、习惯3种提升结果的“133”提升计划。

1、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策略,不求单科拔尖,但求各科平衡提升。
2、要花更多时间在薄弱科目上,每次考试后,分析错题,结合类似题型统一学习。
3、学习要有方法,基础知识在高考分值中占80%左右,难度适中,容易掌握。
4、熟悉考点,多练习高考会考题型,熟悉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5、系统化梳理知识,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系统化有利于理解和运用。
6、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特别是对理科综合的复习,不必等老师在复习中构建网络,自己现在就开始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