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学员专访|Cynthia如何拿下韦尔斯利offer
本次的受访者是南京新东方教育的学员,来自世外的Cynthia杨若芸。外表可爱的她,是个喜欢拳击、喜欢打鼓的“爆裂"女孩。在世外的这几年里,她打模联,开办性教育讲座,组织NGO为女权性少数发声;课外活动丰富,标化成绩也相当“彪悍”。
托福111,SAT1490,IB预估分40(满分42)。她在半年内猛然“调转方向”,放弃大热的理工科,选择了较为冷门的“女性与性别研究”。尽管时间紧迫,她还是在2024届早申阶段,成功收获全美第1女子文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offer,提前进了的梦校。

理工科才好找工作?打破偏见,做自己
别看Cynthia现在坚定了“女性与性别研究”这条路,在申请之初,她对未来专业的选择,也有过好大一番纠结。就像IB课程强调的那样,Cynthia是个均衡发展、文理兼修的女孩。她喜欢阅读,对经济学很感兴趣,物理也学得相当好,在HiMCM(美国高中数学建模)、USAD (美国学术十项全能)等竞赛中都拿到了奖项。她一度认真考虑把理工科作为大学的专业方向,因为“未来好找工作”。
后来,Cynthia和新东方教育的升学顾问老师进行了一番深聊。老师发现,Cynthia理科非常优秀,但总觉得差了些什么。不过,一聊起社会女权性少数群体、男女差异、性教育、性启蒙等话题的时候,Cynthia开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能强烈感受到她的热爱。

这太打动人了,按顾问老师的话说,“孩子的眼睛里有光。”而热情与坚持,正是美国大学最看重的品质。经过再三考虑之后,Cynthia下定决心,遵循自己的兴趣走人文社科这条路。
父母支持到位
Cynthia告诉我们,非常幸运能拥有一对永远支持她的父母。“初中毕业之后,我接触到了国际学校这一选择。最初他们完全不了解什么是“国际学校”,但因为我非常喜欢IB课程,他们也开始一起积极地了解信息,和我讨论哪所学校更合适。”Cynthia还提到一个小插曲,她当时特别没有信心,觉得肯定考不上世外这么好的学校,是她的妈妈主动帮她报了名;当她赖在床上、不愿出门考试的时候,也是妈妈拉她起来,为她鼓劲儿,最终如愿被录取。

新东方教育的顾问老师也说,非常感谢Cynthia的爸妈,没有过于追求“好就业”,或者留学“回报率”这些事。他们家也并非企业家家庭,只是愿意给与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有自己的热爱,有父母和同伴的支持,让Cynthia成为了一个格外坚持的女孩子。尽管高中生活很忙,她还是坚持运营着非营利组织,定期产出公众号文章;尽管有时和朋友意见相左,甚至被误解,她还是坚持为女性平权发声。
慢慢地,Cynthia发现身边的朋友也开始关注性别权利话题,会转发相关的文章,找她一起讨论。她欣慰地说,这也算是一些进步吧。我好像能看到,Cynthia心里的那颗种子,虽然力量渺小,但随着年复一年的坚持,已经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开出了一朵灿烂的小花。
我们很开心看到Cynthia在南京新东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同学在新东方找到自己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