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假期奖励,该如何把握“度”
寒假将至,父母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完美的假期,为了犒劳孩子一个学期的辛苦也好,还是单纯对期末成绩的祝贺也罢,总免不了一些物质奖励,但过于丰厚的物质奖励也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对此,中小学教育认为,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中小学阶段就应抓起。
假期消费往往惊人,除了必要的应酬,给孩子置办的年货、礼物,孩子报培训班的费用也着实不低。有的家长完全是出于自身考虑,有的则难免攀比心态,对此教育专家建议,在假期消费上,应该注意把握几个“度”。
给孩子的假期奖励应有限度,考虑到孩子仍然处于中小学阶段,过于贵重的礼物并不适合。家长可以适当尊重孩子的意愿,但不能来者不拒、毫无原则。在满足孩子的前提下,选择性的给予奖励。一旦答应了,家长不应反悔,在孩子面前失信,会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据专家意见称,家长在给中小学生物质奖励的同时,一定把道理讲明白,即礼物是出于爸爸妈妈的爱,而不是因为成绩或其他,孩子认真读书也不是为了拿到奖励。
在校的竞争难免不会蔓延至假期,利用假期补习初衷不错,但也要因人而异,寒假时间短,又赶上春年,如果并非迫切,家长大可以利用节后时间再考虑报班事宜。补习尤忌跟风,家长应看到自己最需要的,而不是别人都在做的。
对此,理财专家建议,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对于孩子的正常需求,如正常开销和交友费用,家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该给以适当满足,但不应让孩子有过多依赖心理。在零用钱的管理上,应锻炼他们的独立之道,让孩子从小会花钱,也会省钱。中小学教育建议,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利用假期做做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