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学大说和孩子过一个暖暖的中国式圣诞节
在大街小巷已经充满了圣诞节的气氛的时候,天津学大教育想知道关于圣诞节,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在中国,圣诞节是个洋节日,兴起不过十多年。年轻一代将圣诞节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视为一种与朋友聚会的机会,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观——中国特色的圣诞节。
年轻人聚在一起,狂吃狂欢,通宵达旦地享受激情,放松自己,排遣生活的压力,张扬自由的心情,在来自异域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他们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圣诞节前的平安夜吃苹果,则成为中国人过圣诞节的另一特色。中国人比较注重谐音,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于是中国人寓以苹果平安、吉祥的含义。在这一天,苹果成了最明显的亮点,吃苹果,保平安,保健康。
青少年对这种新东西最为感兴趣,他们觉得将赋有“平安”意义的礼物送给朋友特别值。平安夜里,朋友之间互送“平安果”,也是传递着一份美好的祝福,祝福朋友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圣诞节,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学大教育天津校区的老师发现中国的父母都很忙,忙着赚钱,忙着应酬,总是忽略到家里的那个小人儿,是多么殷切地盼望爸妈能回家和他一起过节。想用稚嫩的小手,帮爸爸妈妈为圣诞树点缀五彩缤纷的挂饰,装上闪烁的彩灯。
天津学大教育一对一的老师见过这样的故事,一家人戴着红红的圣诞帽,一起动手做一款带有节日气息的饼干,或者手工做一张非常happy的圣诞卡片,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和对家人的祝福。去年的圣诞节,果爸戴了一顶圣诞帽,我用白色的丝线粘在他的下巴上,当成白胡子,再披上一件大红的床单,脚蹬红色的大拖鞋,装扮成圣诞老人的样子,手里拿了一个大大的红袋子,骑了一把破笤帚,从门外悄悄闪入屋里。
你能想像那是怎样的场景吗?孩子们看到“圣诞老人”突然出现在家中,惊喜得哇哇大叫,快乐地一蹦三尺高,兴奋地扯着“圣诞老人”又蹦又跳,发疯一般的笑声快要把房顶撑破。那晚,孩子们睡梦里还在咯咯地笑。
对于孩子来说,比起昂贵的礼物或是复杂的安排,圣诞节真正的意义其实是在于父母的用心与陪伴。其实不管过节与否,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一起吃饭,一起嬉戏,抱抱他,亲亲他,在朝开暮合的岁月里,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会使孩子感到世界是温暖的橙色,并从心里充盈着满足和幸福,宛如一片干涸的池塘接受汩汩而来的清水的满足,一种发冷的四肢开始变得温暖的幸福。
天津学大教育想说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圣诞节更让人高兴的事情是大家都在一起,过一个温暖有意义的节日。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和快乐,作为父母,要尽己所能地延长这份快乐和幸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