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学大教育家长课堂交给你两招
说起催眠师和催眠,大家都想到一系列的经典电影,小编告诉大家,不用这么遥远,生活中的“催眠”无处不在。家长所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孩子的潜意识。正确使用催眠,更能给孩子带来正向积极的引导和影响。天津学大教育表示在学大推出的家长课堂中,就有详细的介绍哦!快来一起看看吧。
这次的家长课堂请来的是国际二级心理咨询师Judy朱老师,这次给大家讲解的催眠其中的一种,那就是潜意识!在这里Judy郑重的告诉家长们,其实您无时无刻不在催眠您的孩子,您可知道一个人的心理痛苦往往是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家长灌输给他们的某些观念,假如家长总是把绝对化的观念灌输给孩子,“你再这样下去,这辈子就完了”“你怎么就是不能跟人好好相处呢?”“我这孩子习惯不好”等等,孩子在这些声音中被催眠,孩子长大后就总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在心理上跟社会过不去,因为在大脑里面他僵硬地认为只有一种东西才是正确的,那种东西在他的潜意识里太久太久了。
如果有这种习惯的家长,那么你就要改一改了哦,天津学大教育表示这是非常不好的示范和讲解哦,不过同时的,朱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了正确的心理暗示方法。
第一个是目标植入法!以前Judy提到过的用选择的方法让孩子行动起来,这个技巧在催眠里叫“目标植入”。因为它在作用于孩子的潜意识,就是家长选两个自己期望的目标放在一起让孩子选择,比直接向孩子提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他能感觉到学习和生活可以让他自己做主。
比如周末:家长问孩子你是8点钟做作业还是8:30做作业呢?前提:做作业,8点或8:30点——目标,就是做作业,让孩子的选择在潜意识中就已经进入了这两个选择。你觉得这次考试可以提高多少个名次呢?(潜意识接收到的信息是——提高)
或许,这样的方式用多了孩子会发现,但天津学大提醒如果我们家长及时鼓励和肯定的选择与行为,与孩子分享积极行为的快乐,他就非常乐意下次继续“被戴笼子”,因为,这是一种快乐。
另外催眠还有一个技巧是”下心锚“,家长如何把这个技巧放在亲子教育上呢?就是在孩子最快乐的时候说事——这时,孩子处于愉悦的心理状态,他的潜意识容易把这种愉悦的感觉与你说的这件事连接起来,而接受这件事。反之,我们不要在孩子情绪糟糕的时候说事。这样孩子就会把这件事和糟糕情绪联系在一起。
比如说孩子在玩的很开心的时候,你问孩子你想再玩10分钟还是15分钟再写作业,孩子就会很乐意的回答你!因为他立刻把写作业和当时的快乐感受联系在一起;如果孩子在情绪糟糕的情况下,你跟他说,去写作业吧,他就会把写作业和当时的糟糕情绪联系在一起,于是写作业就会变成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天津学大教育表示,像这样有干货又有内涵的家长课堂可是每周都有哦!想要了解更多的家长可以随时咨询哦,要知道Judy朱老师是学大特聘的老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