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学习中,语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多孩子明明学习非常认真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天津学大教育邀请到清华学姐给大家分享学习经验,不容错过,赶紧收藏吧!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同时,学好语文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思想,愉悦我们的情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还对我们学习与应试有帮助。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资源丰富了,才能在考场上充分调动资源库中的资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学好语文的希望放在最后关头,注重平时的积累,才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大家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因此我向同学们推荐一个“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第1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是当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从单元第1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之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第五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天津学大学姐认为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在达到了基本要求后,我们就要做到熟读精思和自求自得。
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自求自得要做到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这样最终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勤写的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所以,天津学大教育一对一老师告诉学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非常具有道理的。
记笔记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
写文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读写知识做基础,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事实材料。平时我们要多读一些措辞优美和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多积累一些新颖的观点,看到文章中优美的段落便会将它记下来加以背熟。
到写作的时候,便会在对事物的形容、事件的叙述、场面的描绘、词汇的选择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同时我们还应当勤写随笔,常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
这些都是语文平时积累的方法,学大教育认为学习语文不能死记硬背,只要找对方法,就可以很轻松的搞懂语文。同学们在语文的学习中不要着急,这是一个量变实现质变的过程,经过语文知识的积累,总会实现语文成绩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