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中国教材文化含量低,值得深刻的反思
广州学大教育快讯:最近有一条消息非常火爆,中国教材文化含量低,没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心智成长,反而成了阻碍的力量。教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太低幼化了,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
对于中西方中小学教材,确实是差别很大的呢,在美国中小学教材中,收录的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流的专家的作品,呈现给广大学生们,这是美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底线”。
在美国这种教材的影响下,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就读了很多名著的,而且他们拥有的鉴别能力和心智发育程度,都是不同的。然而,中国的孩子们差别是很大的。
不少家长也曾经和我们学大1对1老师提问过,读《论语》的原因是什么呢?孩子在将来考试中也不会考这些内容啊。但是美国《圣经》也是在阅读的范围内的,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但是美国的爸爸妈妈们没人会问读《圣经》有什么作用。
基础教育重视应试,大学教育和岗前培训比较相似
有人呼吁在大学的时候多多教授一些职场上的东西,将来就业的时候,也是有帮助的啊,可是你想过吗?大学并不是岗前培训的,大学是提供你继续深造,发展的地方。
现有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文化含量太低
中小学语文的都是一些比较垃圾的文章,没有很多的深意的。而且文化价值是非常低的呢,这样的文章没有文化含量和积累的价值,顶多学会几个汉字的书写,为什么要背诵并且要默写。
广州学大教育专家表示,在假期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多多读一些名著,不一定要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孩子的心智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