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 广州学大教育的老师们也要上课!
想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授课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也必不可少。广州学大教育这场培训大会,就由师训部金牌教师张老师给大家带来“教育发展理论”。
“生理成熟理论说”、“行为主义观点”、“社会学习理论”、“精神学说”等这些关系着孩子每一个阶段重要教育学理论,张老师逐一娓娓道来,层层解析每一个教育理念的关键启示点,他将教育理论联系到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从根源上分析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不同问题。
张老师在会上分享说:“学生在6-18岁的阶段,有几个重要的心理成长关键点,这些节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样。老师们在教学时,既要看到同年龄段的全体特点,也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也要做到因人而异,个性教学。
01掌握家长和学生的求学心理
教学,不仅仅是老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单一过程,而是老师、学生、家长三者相互努力的成果。做好家校沟通,了解把握家长和学生的求学心理,有时候对教学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精英教师成长营,学大教育与特邀金牌教师邹雪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家校沟通的教学经验分享。邹老师从家长需求和学生求学疑惑这两个方面讲解家校沟通中注意事项。邹老师说,第1次接触学生,既要快速了解他学习的强弱项,也要掌握其家庭情况。
“家长的文化水平、空闲时间(以便高效做家校沟通)、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等,我们都得及时了解清楚,这为以后反馈教学、制定教学计划,有重要作用。”邹老师还从自身教学案例谈到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关注学生喜好、小零食、影视剧等。一个远离学生生活的老师,是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了解学生的爱好,可以快速打开学生对老师的“阶层防备”,利于教学的高效开展。
02为人师表,德才兼备
师者,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德才兼备一直是广州学大教育一对一老师们的追求。老师是一个育人的职业,一言一行,皆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胸中既要有知识的丘壑,也要有高尚的道义;既能解题如庖丁解牛,也能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刻入学生的人生旅途。
老师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仪容仪表、执行能力等多角度将师德具象化,从一言一行中展开师德这个大主题,让师德不再流于理论和名言经典,让每一个老师能做到,能做好。
“我们或许都不完美,或许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不顺意的事情,但是当你走向讲台,面向学生,你就该面带微笑,心有阳光,这样才能对得起“祖国园丁”这个称号,才能不辜负家长和学生的信赖。”广州学大教育一对一的老师们会再接再厉,将更好的课程带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