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学大学子风采 三年真的改变一个人
可能会有人问,三年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短暂一段,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吗?“在初二初三那些唯分数论的黯淡日子里,那被中考支配的艰辛岁月里,天津学大教育的教室与程老师的身影,不知曾几何时,已成为那时的我的慰藉与期待。”这是王同学对初中三年的回忆录。
初中一年级,是王同学和程老师的首次见面,彼时王同学便对程老师有着不同的印象——总觉得这位老师生得不甚稳妥的模样,穿着打扮既不像普通年轻教师一样肃穆清洁,也没有老派教师那种慵懒舒适。
不过这种印象并未在心中停留太久。在王同学的回忆里,程老师的英语课堂,每一分钟都能感受到积蓄的力量——眼前的这位老师不仅是幽默风趣的,也是备课极其认真和讲解极其悉心的。也是从那时起,顽皮的她决定用最认真的心对待课堂,对待英语。
关于初中三年在天津学大的趣事,似乎有太多而不知道从何讲起。比如程老师上课时曾因为麦克风和隔壁教室串线,就此假装和其他老师通话;或者一旦老师有事需要出去,几个调皮的学生就将教室门死死关住让他无法进来,不过他也不生气,仍用麦克风讲课站在教室外讲课的场景虽持续短短数秒,却承包了王同学整个初中岁月的不少笑点。
不知道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过一些封闭自己的时刻。希望每一个这样的你,都能幸运地遇到一位能让你打开心门看世界的人。程老师对于很多同学而言,也许就是这样的存在。在王同学眼中,天津学大程老师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为应试教育准备的文本与讲义,更多的是和成长本身所契合的学习方法。
在他的天津学大一对一课堂上既没有固定搭配也没有死记硬背,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个语法点所衍生而出的段子,以及每一节课需要启迪学生达到的目标,都充满着规划甚至是质感。
总有人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教导,殊不知这份润物里包含的不仅仅是教导,还有许多个闪着微光的时刻。在王同学的讲述里,程老师是为了让学生明晰两个知识点的区别就自费购书阅览资料的人;是会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汇集二十余所学校不同的知识点讲解方案,最终得出清晰解题途径的人。与此同时,他也一次次将同学们引向这样的道路。
小编也被这样的描述打动着、震撼着。我不知道三年能让一个孩子改变多少,但打开一扇心门是真的不容易。升入高中后的王同学,并未忘记初中三年在学大教育天津校区在程老师那里所得到的一切。每当想要偷个懒时,都会想起跟着程老师学习的经历,学习毅力便又增加了。
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备战高考的苦与累,是需要支柱和力量的。老师也许不能像太阳一样时刻照耀着,但至少可以做一束微光。希望被这束微光照耀着的王同学,未来顺遂。希望每一个在学大教育天津校区学习过的你,都能被微光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