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学大教育人物介绍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她是王晶,现任天津学大教育营运二区区域总监。本期学大人物,让我们走进王晶老师,走进用行动为团队赋能的天津学大人。说到与教育行业的缘分,王晶老师笑称这是一场关于信仰的相遇。
“我以前是做国际工程承包和投融资的,但是在非洲创办中信百年职校的经历,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所旨在为安哥拉青年培养职业技能的公益职校里,许多当地青年从中获益,学到了实用的职业技能,得以立足社会。
“想起他们在毕业时对我说的那一声声感谢,我感受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教育是神圣的,它不仅是立足社会的基石,更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带来更多发展可能。基于这份经历,让我回国后想要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做有意义,更能帮助他人、影响他人的事业。”
也就是在那一刻,一颗名为“教育理想”的种子,在王晶老师的心里悄悄萌芽。为什么选择学大教育?王晶老师用“前景”一词概括了她的回答。
“在教培行业,我目睹了学大教育迅猛的增长态势,而这样的成绩,必定源于它成熟且成功的运营模式、管理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所以我想,在最正确的赛道上应该选择优秀的同伴,于是加入了学大教育天津校区。”
在天津学大,主任之间时常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晶姐”的培训价值百万。但时常被人忽略的是,这位靠“晶”品培训课成功出圈的优秀讲师,其实也是从一名“外行人”的角色开始,一步一脚印地摸索过来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了尽快从“外行”转为“内行”,为学大教育带来不一样的东西,不辜负团队的信赖与期待,王晶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自己在海外工作的所学所得加以运用,将世界500强的管理方法带到了学大。
在这段“由外转内”的职业转型过程中,王晶老师时常提及带自己入行的领路人——潘可嵩老师。“潘老师对我采取的是自由探索的教学模式,让我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反复总结体悟,久而久之,我开始从业务中总结规律,发现运营的底层逻辑,从我擅长的角度切入业务,为老师们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2025年5月,一个普通的工作日里,王晶老师独自一人站在培训室里来回踱步,渗着薄汗的手紧紧捏着翻页笔,嘴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演讲的内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业务发展受限,为了给大家鼓舞士气,天津分公司组织了“巨人过河是不需要策略的”630动员大会。
王晶老师做了主题为“疫情之后,如何将危机转化为契机”的培训讲座,回想那个被晓伙伴们称之为思想盛宴的主题分享,王晶老师至今仍心有余悸。“关于化解疫情危机的主题非常难讲,如果讲好了,将是非常好的一次动员;但如果讲不好,反而会让大家对做好630失去动力。”
在前期准备的时间里,为了调研天津学大一对一各个一线学管师疫情期间的优秀案例,王晶老师几乎踏遍了各大校区的每个角落。“当时她怀孕都七个月了,我叮嘱她注意身体,她都当‘耳旁风’。” 说起这段难忘的经历,坐在一旁的潘老师忍不住插了句话。“反倒是兴致勃勃地跟我讲今天又学到了什么新东西,听到了什么感人的案例,我看着真是欣慰又心疼。”
也许,对于王晶老师来说,孩子从不是她工作上的阻碍,而是前进路上的同行者与陪伴者,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度过一个个披星戴月的日子。正如她在大会总结时说到的:“感恩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在培育新生,也在孕育新生。”
分享,是天津学大教育人的思想和胸怀。拼搏,是学大教育人的天赋和基因。在王晶老师身上,两者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她永远热情满满、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始终积极的、默默的影响着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