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破解学大一对一老师受欢迎的秘密
有的老师经常会抱怨:“这届学生真是太难带了,讲什么都不爱听,油盐不进……”说这话时,眼神中尽显沮丧,并夹杂着一丝委屈。每当这时,我都非常理解老师们的心情。毕竟,怀着一颗“亲妈心”备好的授课内容,在课堂上讲解时学生似乎不太买账,着实会感到受挫、迷茫,其实在成为天津学大一对一老师前,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好在来了学大后,受到了科学的指引,也让我明白了,想要达成每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得到向好向上的改变,我们作为老师首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愿意听你说话,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懂我”,“这个老师讲得很清楚,我居然听懂了,开心”,“这个老师比别的老师讲得好,我跟定TA了”。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描述学生痛点,我们在课程讲解时不应该很生硬地讲给学员们听,而是要在课堂引入环节站在学员的角度,从他们的想法和喜好入手,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员认为“这个老师懂我”,所谓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仅是对知识点、考点十分熟悉,更熟悉学生的易错点和常见的错误的学习习惯,这些经验也是学大一对一老师们一次次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试着描述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实际情况,要有画面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阐述,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进行了怎样的思考;复述学生思路,并指出其问题所在。
其次,把握授课节奏很重要,像我们在天津学大一对一的日常教学中就常常从调整例题形式和讲解内容顺序方面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员刚学完例题就做类似的练习,并不能有效达成巩固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所给例题为同一题型,没有设置让学生在不同类型题目中,“辨别”是否属于所讲题型的环节。
另外,每一个知识点或者解题方法,都应该按照导入、讲解、复习、检测的环节,形成一个教学闭环,再加以阶段性复习和测试,才能很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所以正确有效的课程内容顺序应该是“讲练结合”。
即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者解题方法后,立马给出同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趁热打铁”,以及不同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模拟真实考试时所面临的情景,即先要辨别题目类型,再运用解题方法,且题目难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调整例题形式和授课内容顺序后,你会发现学生不仅做题正确率提升了,而且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继而出现“这个老师讲得很清楚,我居然听懂了,开心”的反馈。
其实一堂受学员欢迎的课程背后并没有什么独门秘笈,有的不过是一位位天津学大一对一老师的匠人精神和对教育的用心,只要大家更多地反思自己,多多站在学生会们的角度思考并做出改变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