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学大语文教师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一年时间能做什么?你习惯失败?你觉得熬不下去了?而在上海学大教育,负责语文教学的付老师也是如此,通过了解学生心态,实现跟学生的良性互动,帮助他们取得学习上的突破。
付老师进入上海学大一对一还不到三年,就揽获了十佳新秀、精英教师等重量级奖项,证明了学生跟家长都对她的认可。把“每个学生当做独一”的教学理念,是她取得优异教学成绩的法宝。学生时代主攻心理学的她,将心理学的原理跟方法论运用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付老师发现,在大课堂教育中,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然而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的具体需求都是希望被照顾和响应的。进入学大一对一课堂,不论学生处于什么层次,在这个课堂里,学生就是主体,这种专属的感受能让学生获得温暖。
所以在付老师的课堂上,她总会提前预留十分钟跟学生聊天,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趣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对于比较文静的学生,她则把这十分钟留给他们看书;有学习疑问的学生,自己也会主动询问他们需要做怎样的调整。教学不是硬邦邦的灌输,而是要给学生空间,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的感觉,这样能让教学推进更快、更有效。
并且,付老师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在时事新闻、娱乐八卦或者游戏上分了心。针对不同学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点,以软接触方式了解学生,再慢慢进入到学习的主题。付老师提到“时事新闻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内容,其实对语文学习也很有帮助”。
好奇心是学习的良药,在付老师教导的学生中,曾经有位同学爱钻研难题,就读初一时就常会看一些中考题目,拿着问题询问老师,一旦老师没有解答出来,就很容易对老师失去信心。虽然很多老师认为这位同学是在“钻牛角尖”,但付老师却从他身上看到了对学习的好奇心。
因此,在这位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付老师会特别注重学科难题、偏题的钻研,也会跟他一起关注中考题目,课后用心寻找和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回应学生的疑问,最终得到了他的认可,也让他拥有更大的学习动力。
阅读与写作是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而付老师将心里学中的感性和理性均运用再教学上,在阅读上会更强调逻辑思维,用类似数学公式一样的方法进行解题。在阅读文章时,先让学生把握住“人物、事件、主题”,这样就能看懂文章;解题时,套用对应的解题公式方法,就不难得出答案。
还有很多学生存在“编”作文的现象,那么付老师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写故事。鼓励学生说出心里话,在平淡生活中捕捉真实情感,描述真实故事,然后再用写作技巧把故事转变为书面作文。
上海学大教育的付老师已经培养很多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每个人收获了成长。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取得学业进步,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方法呢?注意哦!上海学大1元班活动正在进行进行中,赶紧去抢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