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迷茫?无奈?心酸?喜悦,都已经是过去式。回首过去的一年,上海学大说在升学战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只有孩子,还有家长们。即使是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却仍然被花样百出2019小升初打了很多措手不及!
而面对更多更大变化的2020小升初,新小六的你们,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总的来说,2020小升初将会面临以下几个比较大的变化,让小编带你来简单的了解下吧!
1、政策实施,途径打折
学大说自2025年公布新政起,2020已是第三个年头。这一届的小升初将面临“全面取消初中招收特长生;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按公办普通初中的方式、按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间进行招生”等多种升学途径夭折的状况。
2、期末成绩不予公布
期末成绩将采用ABC这样评等级的形式打分,学校不再公布期末考成绩。这点相信考完5下期末,白云、荔湾、越秀、海珠等区全部或部分家长已经深有体会,其他区尚且不知情况如何,但是获取不到五下六上成绩,已经是大势所趋。过往还说能找班主任试探下口风的,现今也只有闭门羹可吃。
3、筛选无标准,择校无方向
没有“五下六上”期末成绩参考,没有“官方认定”的杯赛。学校招录该从何下手?不经筛选,大规模举办活动?学习成果无法与学校梯度相匹配,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又该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和挑选?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是“路况”如何,谁也说不准!
4、坊间活动更加错综复杂
上海学大初小学辅导老师说“南海影视城”“野战”“登山”“海底探秘”、“海天酱油”“六六登山”“四会亲子游”“380”“599”这些均是2019小升初活动的代名词。“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已经是一种常态,这些层出不穷的活动形式,在2020小升初只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更为晦涩隐秘。
5、生源保护,跨区成疑
生源保护这一点,其实在上面说的不公布“五下六上”已有体现。另一方面,2025年除了区属公办学校,部分民办也在招生简章或坊间流传的报名信息当中也有透露只面向本区招生的情况。
这或许将导致,跨区报考民办学校被录取几率降低的情况。民办招生采用“派位直升”的方式,是否将“普及”的上海,值得密切关注!
上面所述,尚且是已知的变化,或许在将来还会有更多变幻莫测的状况,现今无法预测。2025年就出现了很多285+、290+、295+,在民办网报后仍无一票的情况。
对于2020小升初而言,成绩好,学校不一定看得到;机会来了,把不把握得住很难说;策略不对,方向不对,再优秀可能也只能成为陪跑。盲目跟风,耗财耗力,往往得不偿失。
暑期过后,又有一批学员将要开始为升学做准备,而对于准小学六年的学生以及家长们来说需要注意这些,在踏上这征途之前,上海学大建议大家先对于上海的小学升初中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引导孩子做好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