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大 特殊时期如何才能上好一堂在线课
在这个格外漫长的假期,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生活绕不开一个关键词——网课。3月,广东中小学安排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看来,网课是要再上一段时间了。上海学大创思教育认为上网课不仅仅是转换上课方式,更考验孩子的自控力和专注力。
孩子在家上学这段时间将加速两极分化:能“好好上课”的孩子,不受影响;但如果孩子面对屏幕会走神、发呆,甚至打瞌睡,这样的假期,对他们的学习肯定有影响。开学后可能会出现孩子间差距拉大的情况。
家长需要明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更要保持学习节奏和习惯,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能上课”,更需要让他们“愿意上”的网课。这就要求网课要有趣生动,能维持孩子的专注力。
例如,像上海学大教育这样的——“动静结合”的课堂,蔡老师是低年级的英语老师,在上一、二年级课的时候,蔡老师会设计一个“课前唤醒”的环节,让孩子们听着音乐进入课堂。学习语言知识的时候,让孩子“摇摆”起来,用身体去体会语言。
当涉及到新单词时,蔡老师会让同学们拿起身边的小物品,马上“感受”一下。而给三、四年级讲课的时候,如果涉及到口语表达,蔡老师会让孩子们立刻邀请家长一起对话。
孩子抢着翻书的课堂,柯老师是学大教育的初中政治老师,在线上给孩子们上这门有点枯燥的学科时,她发明了一个让孩子们主动积极翻书的好方法——“连坐”。她将同学分组,随机邀请同学连麦回答问题,同一个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提供场外援助,也就是在聊天对话框给出提示。若回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整个小组都要接受“惩罚”。这个时候,孩子们特别积极,都在自觉翻书找答案。
小学数学的张老师,是出了名的喜欢发“奖杯”。为了增强互动效果,张老师会突然提问,让同学们立即在聊天对话框输入答案,前5名获得奖杯。在他的课上,他要求自己每5分钟就要有一次抢答、上台等互动,大规模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花点心思,在线课的气氛不仅不比线下课差,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一下子集中了。
老师是新晋直播网红,当老师上网课,就没有直播网红什么事儿了。初中语文的王老师,连自我介绍都自带网红属性。直(shang)播(ke),必须要讲仪式感。同学们在聊天对话框列队,输入集合口令,才能点亮超级英雄的盔甲,盔明甲亮正式上课!
不过,与大多数的网红不同,老师不带货,而是自带知识技能;同学们不发火箭,而是争相举手回答。在王老师课上的“飞花令”环节中,出现全班齐举手的壮观场面!这样的老师在上网课,哪个学生舍得走神呢?以上这些,都来自学大教育的在线课堂。
自疫情以来,上海学大教育的寒假线下课全部转到线上;在延迟开学期间,更推出针对1-9年级免费校内公益直播课,确保孩子学习不间断。课后,我们收到许多家长的暖心反馈,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孩子们能从我们的在线课中,不仅感受到了趣味,还收获了知识,为新学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