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学习不能停 学大教育教你高效提高语文水平
经过了这个特别漫长的学期,终于马上要迎来寒假。或许你会欢呼“终于可以休息了”,或许你会忧愁“妈妈给你报了太多补习班”。不管心情怎样,北京学大教育要告诉你的是:寒假虽然是假期,学习依然不能停。只是,你可以学着提高学习效率,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当假期来临,跳脱出课堂的你,又当如何在生活的海洋里学习语文,增强能力呢?
一、【读万卷书】:
读有两种,诵读与阅读。诵读是为积累。上学期已经有所记忆的古诗文,要在假期里通过诵读进一步巩固印象。假期复习不仅要化整为零地把所读内容记牢,还能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对言语内容的领悟。中学生应该注重在假期中积累吸收、归纳整理有关的语文知识,如课文中的常用字词成语,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及句式、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等。阅读是为积淀。读些传记,有助于知人论世的展开,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文章,更加强烈地融入感情。
二、【行远近路】:
行路,指旅行。曾经书本上的文字,变成现实中的景致,用足迹去丈量,用心去体验。行路,还指生活实践。多多参与生活实践,朋友小聚,小队参观,班级活动,社区志愿者等等多个层面,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学大教育认为都是不错的体验形式。在假期中,突破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到广大的社会中去观察历练,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事物、观察变化、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不仅能增长见闻扩展作文素材,更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吾见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学习高效的基础。“行路”体验之后,你还要用脑思考,用心灵去体验和感悟。只有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保持积极的关注和高度的敏感,才能“处处留心皆学问”。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在观察积累时不光要积累知识技能、语言材料,还要有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品味和领悟。思索,才能让你摆脱惰性,真正打开观察的“心眼”。
四、【写我所想】:
坚持练笔,这是形成优秀作文的方法之一。无论是素材还是写作方法思路,学生拿到作文题时普遍会有一种“文”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那么,最明智的作法便是,平时多写写。写身边人,记身边事,绘身边景,议身边事。就寒假而言,没有回家的小摊贩,习惯过年不放鞭炮的人们,纸质红包与微信红包的区别。凡此种种,都可以成为练笔的素材。所见、所闻、所感,三言两语,一个片段,或是止不住的情感宣泄,都可以。
总之,北京学大1对6认为,无论是在家或路上,说话或写作,阅读或聆听,只要你想,都能在“知、情、意、行”上达成语文学习的统一。语文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积累,而寒假就是一个大量积累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