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愿与时代同行 北京学大作文思路解读
一个网友40年前许下了100个愿望,现在全部实现了,当年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望现在看来非常平常,这些心愿的实现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多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你现在有什么心愿~未来将会如何实现?北京学大教育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写作思路引导。
材料引导语中“今天的你有哪些心愿”限制了写作背景、写作者的身份,心愿必须立足“今天”,也就是立足现在,立足当下,且必须是自己的。“再过40年,你这些心愿也能实现吗?”“再过40年”,限制了心愿实现的具体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对40年后的2059年有一个畅想。

“你这些心愿也能实现吗”暗示考生坚信:靠自身的努力+社会的整体进步,网友的心愿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就也能实现。“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呢”要求考生写出实现心愿的具体“方式”。“请根据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引导语要求写作者的“联想和思考”不能脱离材料。
心愿、心愿内容和实现心愿的方式都是“联想和思考”的出发点,学大教育建议要仔细分析材料中网友心愿的类型,以及实现心愿的途径,这都应该是读了材料后联想和思考得出的。写作者所写的心愿是开放的,小到个人对高考的期待,对身边亲人朋友的祝福与关怀,大到国家的进步、富强,民族的复兴,不一而足,皆可为心愿。
“哪些”说明文章内容所涉及的心愿不止一个。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内容提示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思考。这种联想和思考是对网友所实现心愿中的具体事件的思考,也是对自己的心愿再过40年能否实现的联想和思考。
联想是对未来的畅想,思考是对过程的深入体察。“明确文体”,在限制文体特征要明显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这篇作文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北京学大1对6语文提升课程专为语文水平欠佳学员准备,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欢迎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