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老师“讨”成绩,学大教你这样做
凡事,都必须有目标,有方向,才有结果。如果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再好的一对一辅导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今天,北京学大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向老师“讨”成绩,实现成绩的最大化提升!
以数学学科为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候太"广泛",比如"我听懂了,不会做题?"。听懂了,不会做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懂了,不等于会了"。探究其根本原因,并非"真懂了",而只是"知道了"!也有的同学似乎是懂了,概念、定义、性质都知道,见了题没有思路,主要原因是:1、概念的形成不了解,不知道概念的历史变迁,所以把问题不能放到历史背景里去思考;2、第二概念之间的组合关系不了解,也就是不能"打组合拳",多转几个弯,就迷失了自己了,思维遇阻;3、不能"循序渐进,急于求成"。辅导才开始,就急于拿下综合性大题,没有考虑自己的"体能"。
一对一辅导,如何向老师"讨"成绩,如何做到"成绩最大化"?学大结合多年的教育辅导经验,有如下几个建议。
第一,认清自己。给自己定位,是"基础型",还是"提高型",或者是"拔高型"。准确定位,才能对症下药,在很短时间,收到明显效果。
第二,辅导开始了,勿"贪大求全,面面俱到"。针对自己的"类型",属基础知识的问题,就在一个模块上来几个"回合",反复,反复,再反复。可以分几个层次进行,第一次,关于概念的理解问题,简单的运用问题,力求达到,选择填空百分之八九十都会。
第三,对于一些有一定思维的问题,也要归纳出自己的思路。总之,要从"59错题"里总结出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品质,数学素养,找到学习数学的"法宝"--兴趣爱好!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为了成绩。
第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了成功的经验,有了学习的兴趣,离成功就不远了。下一步就是"细节"和"轮廓",华罗庚说过:要把数学学好,既要把书读"薄",闭上眼睛,或拿张纸,某一章的知识体系能写出来,这就是"读薄"还要能读"厚",一道道题,一张张卷子去练,去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数学也是一样的,"题海能生情,多练自开窍!"习惯一到养成,白天不做题,晚上闹"失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北京学大暑假开设了丰富的1对1课程,名师助力找到症结所在,欢迎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前来预约试听!
上一篇:家长如何辅导小学数学,学大为你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