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对一讲师王老师 学员听课心得 他在学大教化学
在青岛学大教育,提起王老师名字,每个上过课的学员都会对他赞不绝口。他的上课风格幽默风趣、金句频出、严厉认真……是各位学员给他的“标签”,从中不难看出学生们对这位年轻教师的喜欢,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提起学生,青岛学大王老师挂在嘴边的就是 “抱怨”高三学生压力太大,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关怀与心疼。“现在的高中学生,每天早上从七点多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上床睡觉。十多个小时,学习这么多科目,还有考试。老师却总说成绩不理想,家长也说,所以学生每天的压力非常大。”
王老师顿了顿,扶了扶眼镜,“我觉得有些时候真的不是学生不愿意学,确实是压力太大了。即使我们成年人每天去坐十个小时,学习那么多科目,还得学好,是非常痛苦的。他们都已经非常努力了。”学大相信少有老师能够对学生如此感同身受,这也源于王老师两次高考的亲身经历,让他更加明白考试对学生的意义。
王老师向学大小编回忆起了自己刚开始当老师,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让他多么手足无措。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学员,他太担心自己能不能教好,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他的内心有多么的紧张。虽然这样,但伴着这样的惴惴不安,他坚持下来,如今已是同事和学生们都喜爱的老师,但他还是担心一件事——学生们会像曾经的他一样,对课程内容没有兴趣。
他总是和学大的各位同事说“我认为难的是学生想学、想听课,但是就是听不进去。比如有的学生对化学科目没什么兴趣,也提不精神来听课。”如何去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也成了王老师在教学中开始不断探索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想通了,感觉到化学有意思,愿意学化学了,或者说是找到了化学的窍门,成绩才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提高。”
其实青岛学大一对一始终都希望老师们能够怀着这样的态度去教授学生,因为一对一的授课需要更好的去了解学员的个人情况,就像王老师说的,有些学员对学科不感兴趣,与其填鸭式的教学,不如去想办法让孩子爱上这门课,王老师也成功的帮助了很多学员,相信家长能够在学大找到适合孩子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