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六大忠告|娃快高考的家长一定要收好!
威海学大教育指出,能考上好大学的孩子,确实是有点聪明,但如果仅仅是靠这点聪明,也到不了现在的水平。他们在生活习惯习惯、学习方法上,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一套,甚至连对学习的看法都跟一般学生完全不同!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总结这些好习惯,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正在上高中就不要错过啦!
【字迹】一手烂字,很可能让孩子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有的地方甚至小升初考试都开始施行了。但是别以为“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就降低了,相反,要求更严了。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你分?!

【时间】花费越多时间成绩越好吗?并不是!学大教育指出,有些孩子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有些孩子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粗心】身边经常有同学考完试后说:“我竟然忘了这个知识点,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吗?不,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基础不扎实而已。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高考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学选择题就是5分,你要是随便粗心两下子,10分就没了,在全省的排名就可能落后好几千!这时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拖延】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拖延症的坏处在于,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威海学大提醒,其实,有很多小事都是孩子的本分,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吃饭、穿衣、擦屁股。当家长过度代劳的时候,孩子做事就没那么积极了。因此,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就是适当对孩子“狠”一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起跑线】孩子的一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马拉松上没有什么抢跑一说,因为根本没什么用,前半段过度消耗体力,反而会影响后面发挥。你看,谁都没办法一劳永逸,要想赶在前面就得不断努力才行;另一方面,只要你想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说不定哪次考试你就“超车”了。
以上就是威海学大教育1对1名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分享啦!怎么样,相信大家看过后都很有收获啦!想要获得更多教育干货,别忘记随时关注小编的更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