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识过孔老师东北大碴子味儿的化学方程式,亦见识过他在课堂上的乐天、幽默。但如今超群拔萃的课堂背后,曾有过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你知道吗?今天,太原学大教育中学就为大家揭开其背后的秘密。
2025年是孔维钢老师入职学大的第七年,被问及感受,他说到:“哈哈,我没有任何“痒”的感觉。”“一方面可能是我太迟钝,另一方面,大概因为学大已经融化在我血液里了。”孔老师第1次接触学大,是在2007年8月8日的一次培训课上。
在那堂课上,他首次见识了学大式的教学方法,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讲课方法十分吻合学大的特点。于是课后他果断来到办公室,霸气要求面试,给了当时中学部秘书一记惊吓。太原学大教育一对一认为他的果断并非生发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而来自于他对学大的认同,以及他对融入这个大家庭的自信。
实际上,他也成功做到了。作为学大近13年的“老员工”,孔老师一路走来,用努力勾勒出“好老师”的模样,完美诠释了奋发向上的学大精神。2009年,是孔老师“坐火车赶课”的一年。一个周末孔老师要“跑”三个地方上课,周六上午在太原上完课,中午乘坐大客车去鞍山,下午在鞍山上完课,晚上乘火车去大连。
第二天上午在大连上一对一课程,中午再坐火车回鞍山,傍晚在鞍山上完课,晚上回太原……尽管艰苦,孔老师却从未想过放弃,一直坚持备课,直到把一个班讲成十个班,从20个学生发展到300个学生甚至更多。
在太原学大教育中学上了两年课后,孔老师争取到了来北京参加学大新教师培训的机会。经过精心准备,他不负众望,获得了当时中学组第1名。此后,孔老师被调往北京学校任教研组长,并通过竞聘成为集团教学培训师。孔老师一直相信,若想通往成功的彼岸,无捷径,唯努力可达。
他非常喜欢化学家道尔顿的一句话:“午夜方眠,黎明即起。”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在逆境中充满希望,在挫折中勇往直前。如今的孔老师在集团从事教师培训管理工作,从教学生变为教老师。昨晚,他重现教学一线,为大家呈现了一眼看穿电解质溶液图像的绝招:一眼看穿电解质溶液图像。太原学大教育中学希望孔老师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