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锦旗故事 和我们一起做有品质有温度的事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这是南京学大教育老师的工作写照。你是否好奇,这样一群老师,他们最自豪的时刻之一是什么?当然是受到锦旗了!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教师节来临之际,分享6面“锦旗”背后的故事,一睹我们的高光时刻。
“握手文化”下的超越自我
今年中考录取结果出来,辛同学的妈妈找到我:“孩子考上了南京中学松山湖学校,太感谢老师们了。”那份喜悦感染了我,抑制不住地开心。回忆起辛同学的学习经历,即使在疫情期间,他都坚持上我们的网课,紧跟教学节奏坚持学习。有时候闲下来,他就拿起“学大18套”把知识点练透练精。现如今孩子暑假秋季也继续留在学大教育,继续开启超越自我的高中生涯。
没有一朵“后浪”需要被定义
没有一朵“后浪”需要被定义,因为他们拥有无限可能。刘同学来到南京学大补习前,分数预计很难考上高中。父母着急地找到我们。刘同学首课前,咨询师曾雪君老师和班主任曾雪娴老师特意前往家里家访,了解家庭情况,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学大一对一两个多月的学习时光里,黄浩超、姚进钊、刘倩婷、王开富四科老师齐心协力,有重点地制定学习计划,细心讲解知识点,分享解题经验。这份付出让刘同学有底气地参加中考。中考成绩出来,考上了光正学校,让家长孩子惊喜万分。
奇迹不过是努力的代名词
今年收到了7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在映射着这一年充实的教学时光。那天,收到蔡同学亲笔写下的书法卷轴真的很惊喜。他报读南京学大前是从其他机构转过来的,一个渴望突破、善于钻研的孩子。每个选择学大教育的孩子,我们都会全力以赴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传递更体系化的知识点。蔡同学考上多家名校公费生,最终选择了虎外公费。
未经雕琢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那天,前台老师通知有学生家长来给我送锦旗,我当时一脸惊讶,怀疑是送错了。去到前台发现,原来是刘同学和他妈妈。这是中考后的第1次见面,他们灿烂的笑容一下子把我暖化。回忆起刘同学补习的这段时间,最明显是对英语这门学科兴趣的改变。通过课堂设计、知识串讲等方法,让刘同学逐步爱上这门科目。从以往对学习英语没有章法,做题没有技巧,到如今我们会因为一篇完形填空的不同理解而各抒己见。中考考完当天,他就高兴地发来消息:张老师,英语100分稳稳的!
越努力,越幸运
幸运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较劲”中萌生——每个学大孩子都在诠释着这个道理。曾同学来学大补习一年多的时间,倾注着三位科任老师的心血。孩子注意力易走神,老师就花费更多精力设计趣味课堂。孩子缺少好的学习习惯,我就更耐心地提醒她完成。孩子渴望考上更好的中学,我们就带着她一起突破层层困难。成绩提分明显,孩子最终考上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为开启新阶段站上了更高的起点。
别样“锦旗”,同样肯定
教育,是教书,更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责任之重,担负的是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在尽我所能传授知识方法的同时,我还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生活故事、人生道理,启迪成长。罗同学的表姐送来鲜花时,我又开心又意外。初三上学期,各科目综合性强、难度增加,罗同学成绩浮动大。他主动找到我时,我耐心地和他分析原因,鼓励他不放弃。我帮助他订立目标,从物理入手,学重点,破难点。后来,物理有了起色,就引导他将其他科目均衡发展,朝着目标学校的录取线努力!
6面锦旗,概括不完星莞人的教诲如春风。6面锦旗,只是星莞人成就客户的一个缩影。在这份真诚的肯定里,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南京学大,每一位老师秉承教育初心,坚守教育理念,分享知识,传递能量,以稍大几岁的成熟视角去引领孩子们成长、向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致敬每一位星莞人,以传承,致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