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考研案例|初试已过并不代表胜券在握
上海文都考研曾经听到满是遗憾的学员案例。同学A感觉自己发挥还不错,过年后,早早的来到学校,和同专业报考同一所学校的朋友一起,联系好学长学姐,提前去了目标院校。一边等校线公布,一边准备复试。对于他来说,成绩比其几个同学都占优势,比其中一个同学(299)高出近70分,所以胜券在握。
而另一个同学感觉自己没多大把握,很早就先去学校找自己的学长学姐,了解导师招生情况,提前做好调剂的准备。同学A没有多想,自己初试分数比较占优势,而且在校成绩也比较好,就一门心思准备自己的复试科目了。到了三月初,校线公布之后,果然同学A高出校线50多分,而文都考研观察到另一个就不是很乐观了,擦边的分数真的是让人很紧张,一边还要准备复试内容,另一边还要联系导师,问招不招收调剂生。
终于熬到复试了,同学A(高出校线50多分)在复试过程中表现很不理想,笔试成绩还不算差,但是面试给导师的印象很不好。英语不好的他,当时面试口语表现还可以,专业方面自己在本科没有做过什么项目,只有一些课程设计,复试的时候只顾理论知识了,连课程设计的过程原理什么的也没能流畅的回答,也没有参加文都考研复试课程,就是因为在面试前没有好好看自己的简历,上面写的内容导师都是有可能会问的。结果自己的课程设计回答不理想,导致面试很不顺利。所以这种情况自然很容易被导师认为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学生,没有导师会喜欢的。
最终同学A的结果很令人意外,一度被认为很稳的他复试过程中被刷下来了。当时复试结果公布已经是将近四月份了,学校调剂已经接近尾声了,文都考研怎么样帮助另一位同学的呢?另一位从一开始就通过准备调剂,所以很早就找到了导师,通过了复试,虽然不是原报专业方向,但是成功了。同学A很不幸,黯然离开了。
一方面在于面试,导师问的问题也不是完全不会,有点紧张,加上自己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上海文都考研认为其实A没有成功通过考研复试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这些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更没有把这些展示给导师。另一方面,自己有些盲目,对于自己太过自信。通过以上真实的事例,想必大家也看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幸运录取,而另一个却很遗憾的与目标院校失之交臂?在复试备考的过程中,除了准备笔试专业课外,面试更是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把自己现有的知识更好的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自己做好功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