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考研暑期营效果如何?毕业学员谈收获
2026年7月暑假,开始到上海文都考研的营地集训。文都的营地位于上海昌平区吉利大学,有些偏远,周边连商场、电影院都没有,确实是个适合学习的地方。在集训班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王老师。王老师本身也是catti的阅卷老师,是我在现实中认识的一个真正把翻译当自己工作的人。王老师的课上,有三件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其一是精读外刊,文都考研每天都让我们读,课前举手分享收获。我这才知道读外刊也是为了培养对英语语言的感觉,比我以前背演讲背作文高效多了,因为外刊中都是英语语言中比较地道的常用的用法。那时我用kindle订阅了Chinadaily和Economists,Chinadaily的内容是要简单一些的,我基本上每天读一两篇,主要用来积累一些我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用法;经济学人就慢一点,一周才能读一篇,积累一些我不认识的没见过的单词和用法。暑假那阵子读外刊做了一些笔记,是按照“单词”“用法”“热词”“翻译”这几个板块来做的,也是看的时候先在草稿本上记,事后再誊到笔记本上,虽慢但印象深刻。
其二是精读中文杂志,这一点以前在经验贴里很少看到。因为翻译靠的是双语能力,我们虽是中国人,可是对中文的掌控能力真的就很好吗?且看中文杂志还可以增强自己对于时事热点的敏感程度。当时我看的主要是财经类的,也是用kindle订阅,遇到用得精炼的词句偶尔也做做笔记。
其三是翻译练习,这个联系在文都考研集训营中几乎也是每天都有。选取的段落都是各个文体中比较经典的段落,其中“河南”的那一段下半年三笔基本上就是原题。通过这一时期的翻译练习我算是真正入门了,开窍了,掌握了直译的一些基本的技巧。给各位同学的建议就是,如果是准备三笔和天外的mti,尽量直译,用自己最有把握的那种表达,尽量实现“信”和“达”。
在暑假这一阶段,我的翻译笔记是将原文、我的译文、参考译文写在一起,下面总结出我翻得不好的地方,值得借鉴的用法,以及运用到的翻译技巧。这样其实内容挺多的,一页A4纸大概就写得下一段的笔记。暑假翻了大约十篇文章,我做笔记用完了一本半的软面抄。幸好在文都考研报名得早吧,暑假的座位是在第1排的,跟王老师的接触比较多,确实受益良多。再次感谢!
除了翻译,在上海文都考研暑期集训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把政治的教材都过了一遍,做了一本厚厚的政治习题。因为刚去特训营的时候就上的毛中特,新鲜劲儿比较足,所以我细细地做了一遍毛中特的笔记,特别详细,我都觉得我是在抄书。我的政治笔记法就太笨了,很浪费时间,只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马哲的老师比较有趣也还学了点内容。不太好的是,近代史和思修是超级大班课,效果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