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推广实战班:
1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2 产品的发布及描述以及优化排名
3 店铺的装修与技巧
4 促销和营销
5 站内免费推广和活动
6 淘宝天猫直通车和钻展
7 客服话述与接单和管理
8 网店运营管理
9 淘宝天猫PS图像处理
10 商品摄影美化
零基础开始学习,可以达到淘宝天猫开店,成功运营,提升店铺流量、提高宝贝排名的效果,成功胜任淘宝天猫运营总监的职位
学习完可以获得《电子商务师》认证
学习周期:全日制1个月;业余制3个月 共120课时
企业多人培训可以根据人数和培训内容定制课程
专业课程顾问干老师,tel:137-6487-7732,QQ号:2290-425-711,课程咨询微信:ffeduhaha
....................................................................................................
电商行业新闻之电商扶贫:银行系的电商扶贫实践及其启示:
就在各大电商平台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村电商大进军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业务也在不知不觉中上线。到2015年,电商扶贫成为又一个风口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扶贫虽然有点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但取得的实效却也不可忽视,甚至在一些地方比其他电商平台的扶贫效果还好。银行系的电商平台多由过去的积分商城转化而来,随着积分业务越来越尴尬,干脆把积分商城升级为电商平台,再增加新的商品出售,
同时把它也转化为一个面向银行内部员工的消费平台。银行系电商平台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闭环化,平台是自己建的,客户是自己选的,产品也是自己推的,支付工具更不用说,交易完全在一个闭环内完成。
电商扶贫开始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先后依托自己的电商平台与一些贫困地区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协议。其具体操作模式是:签订协议确定某个地区的某个农产品在平台上销售多大规模,
然后银行系电商平台就将这些产品推到自己的主页上,贫困地区按照要求完成供应链,最后银行系的员工和银行大客户用积分在平台上定向消费。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系电商平台的电商扶贫实质上是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扶贫,而这一消费扶贫说到本质上,又属于一种产品定向包销行为。有些搞电商的,可能对银行系的电商平台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他们从事的
电商扶贫根本不符合电商的市场逻辑。但是这种偏见没有道理,只要实实在在地用互联网帮贫困地区卖了货,就是有效的电商扶贫模式。
当然,银行系的电商扶贫也遇到了困难,就是农产品上网绝对不是网上一摆那么简单,其背后需要的供应链、产业链和电商服务链是复杂的,而且是贫困地区一时半会儿跟不上的。比如说中国银行帮一个县销售几千万元的苹果,
刚开始农民装的货还能按要求来,到了后来就逐渐无法保证品控,导致客户的评价并不好。这样的电商扶贫就不可持续,大家做了公益的事情,但是却买到了不太满意的商品,就有点被坑的感觉。所以,电商扶贫也好,
消费扶贫也好,还是要以市场之心行扶贫之道,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是基础,否则那还不如大家直接给钱算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一味批评农民,他们过去在田间地头或在家里的土窑里,都习惯于农产品大堆卖给中间商,现在要拆成一箱一箱的卖,还要分级,大小一致,颜色一致,很麻烦,到最后剩下了最大的和最小的不好卖,
他们当然希望掺着都卖出去,这是不懂电商的缘故,也有销售习惯问题。
到后来建设银行做的时候就变聪明了,他们在县里选择一个靠谱的电商运营商,让他们把产地的标准化等问题解决好,这样的产品上线以后,大家的体验感明显好了起来,这就为今后可持续地推出消费扶贫项目奠定了基础。
这仅仅是电商扶贫遇到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包装不配套的问题,物流费用太高的问题,仓储设施特别是冷链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人才太缺的问题,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的问题等等,都影响着电商扶贫的进展和效果。
可以说,电商扶贫为了实现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上网,它不仅仅是要做到可以卖,而且要搭建一个卖的生态,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复杂性远远超过预期。因而政府与银行系电商平台或者其他所有的电商平台签订协议后,
就不要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麻烦的事儿还多着呢。可惜一些县认识不到位,导致出现了种种问题,伤了方方面面的心,需要汲取教训。
电商上的这种消费扶贫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其实正在开启着电商推动农业生产转型的一扇重要门户。目前的情况还是贫困地方有什么就在网上卖什么,下来之后就应该是城里的人想要什么,贫困的地方就种什么,
逐步实现与其他电商类似的情形,从销售端倒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改革,完成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当然,对于这一过程不可过于乐观和急于求成,这涉及到当地政府、电商平台、种植农户和当地传统企业的协同问题,
在一些县是很难协同的。
对于银行而言,如果觉得自己的电商平台运营还挺有效,也颇有心得,就应该加速对电商平台的扩展增容,由目前的定向包销向未来的提前定制、众筹、领养等综合模式转变,加速产销对接,农旅结合,促进三产融合。
也应该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高度重视客户反馈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和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应用,倒推产业源头的转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平台的开放程度,吸纳电商各个要素参与,推动生态体系的加速完善。
总之,对银行系的电商扶贫是应该支持鼓励的,也应该进行阶段性分析和梳理,不断完善模式,使之成为电商扶贫的一个有效路径。
当前农村电商进展问题与趋势:
从2014年起,农村电商已经轰轰烈烈地推进近三年了。
一、当前农村电商的八大进展高层持续推动从2015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到4月1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电商,一个月两次为电商“站台”,讲电商成为的“新常态”。不仅如此,
对方兴未艾的农村电商格外关注,在已经专题研究电商的基础上,在2015年10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专门部署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事宜,并在随后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专门文件。不止一次讲到,
别把电商看小了,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对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功不可没”。在2015年双“11”来临之际,李安排国务院办公厅于10下午专门发电,
祝贺这一节日。2016年李在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中视察了农村电商基层服务点。2017年一开年,为社会争论激烈的电商虚拟经济论定调。在李大力推动电商的同时,汪洋副也高度关注农村电商,多次调研。
有了两位的高位推动,各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热情与力度明显提升。政策体系成型从2015年春天到现在,电商及农村电商的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有专家统计,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名义下发的各类涉及电商
及农村电商的文件超过80个。这些文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涉及到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农村电商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互联网+扶贫”及电商扶贫进行了部署,
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又先后牵头出台互联网扶贫和电商扶贫意见;国务院2015年出台的电商“国八条”对未来五到十年电商包括农村电商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后来国务院印发的“互联网+”行动意见也对农村电商高度关注,
此后又专门出台农村电商文件;第二类就是开展了专业性的部署,比如说国务院扶贫办抓了电商扶贫,农业部抓了农业电商,旅游局抓了旅游电商,共青团抓了青年电商等。第三类是配套性安排,包括工信部出台的宽带进村、
降速提费的意见,还有农业部出台的“互联网+农业”意见,商务部出台的快递物流意见等。开始多元竞争有六大力量在角逐农村电商市场,其中实力较强的有四大力量:第一大力量叫“三国演义”,
即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这三大电商巨头向农村的渗透;第二大力量,即“国家队”高调入场,主要包括供销总社、中国邮政、中国电信,像中国邮政的村邮平台已经覆盖超过20万个村,仅次于京东在农村扩张的速度,
据说电力系统也有想法。第三大力量就是涉农上市企业,在联想投资云农场后,金正大、诺谱信、辉丰股份等近20家涉农上市企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资电商大战。第四大力量就是“地方土豪”,知名的有浙江赶街、
深圳淘实惠、山西乐村淘等,以最保守的估计,全国地方性农村电商平台在一千家以上。除此之外,新农人的崛起也正在成为农村电商的“大事件”,各方面的数据折算下来,约有200万新农人在互联网时代回到了县以下
从事着涉农创业,并逐渐表现出联合与组织化的趋势。农特微商也在2016年进一步常态化,质疑的声音依然有,参与的人却越来越多,以至于阿里巴巴也无法忽视,旗下的小额批发平台1688也开始做微商供货平台服务了。
进程快于预期农村电商的发展很难,当各方力量一起动手的时候,却也呈现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态势。根据商务部的最新通报数字,2016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已经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点35万个,而全国总的行政村数量不到70万个,
这意味着覆盖率已经过半,一些村甚至已经出现“多重覆盖”,同时有几家电商平台进驻。随着农村电商覆盖面的迅速扩大,农村电商的消费额也在迅速增加,在2015年3 530亿元的基础上,2016年则达到8900亿元,
远远超过4600亿元的预测。这还没有算约2000亿元的农产品电商、2 800亿元左右的农资电商,农村电商万亿大市场赫然眼前。在2016年春天的农村电商大促中,可以看到各家平台在工业品下乡,特别是农资下乡方面,
已经收获满满了。内容不断深化大家电下行渠道日渐成熟,推动了县域家电市场的转型,京东超越苏宁、国美,成为最大家电零售商;农资电商的技术和服务开始优化,逐渐向“O2O”概念的本质靠拢;农村金融普遍得到了重视,
阿里有“旺农贷”,京东有“京农贷”,苏宁等电商平台也相继推出了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注重人才吸引回流,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从2.0版本开始,明确把培养人才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各大电商纷纷开始探索农产品上行,
如京东的“E路高歌枇杷行”,阿里巴巴的“乡甜频道”及聚划算农产品上行计划等;电商扶贫高调入场,一次又一次的电商扶贫论坛、现场会举办,相关书籍的出版,相关模式的梳理,让电商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显得特别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