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师就业班
1.CAD机械制图
2.工业手绘
3.UG模具设计(造型、曲面、工艺编程、模具设计)
4.Solidworks实战(造型、曲面、钣金)
5.模具设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模具工艺与加工、模具估算)
6.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
培训目标:能系统全面的学习模具设计,达到成功进行设计综合应用、项目实战、自主创业等,可胜任产品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工艺设计师、结构设计师、加工设计师等职位
认证证书:全国《CAD初\中级》《UG初\中\高级设计师》《solidworks》《模具设计师》
学习周期:平日班5-6个月;业余班10-12个月 656课时
特别待遇:推荐就业、户外参观和实习
企业多人培训可以根据人数和培训内容定制课程
专业课程顾问干老师,tel:137-6487-7732,QQ号:2290-425-711,课程咨询微信:ffeduhaha
.......................................................................................
模具设计行业新闻分享之国内五金模具产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目前,五金模具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zui大的优势与强项既在于民营企业,也在于传统产业。进军高端市场,离不开高新技术。近日,由高级技工学校与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联姻,
双方将建设模具快速数字化设计与精密检测中心,以服务好本地的模具产业。
随着国内五金模具行业的发展,来自各省的竞争日益激烈,五金模具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显露。20世纪60年代五金模具业开始在南海兴起,
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当时五金模具业门槛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术,3万元买些旧设备就可以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厂。经过40多年发展,各类五金、模具加工企业已过万家,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目前国内民营模具企业一般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技术应用上比较先进,新技术能在行业内应用广泛、迅速,从设计制造到相关材料生产、热处理等,形成产业链,集成化优势突出。
不过,罗百辉指出,当前五金模具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和自有品牌欠缺,五金模具企业将加大管理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扩大中高端产品比例,并设立内销部门,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罗百辉强调,要推进五金模具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重点抓好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积极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开展废蓄电池、废旧家电、旧家具的再利用,
竹木加工剩余物、矿山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和不锈钢加工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罗百辉指出,模具产业将从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产品质量及水平为重点的精益型发展模式转变,从以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向引进消化吸收
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以技能型为主的行业特征向以技术型和现代企业管理型为主的行业特征的转变;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积极稳妥地延伸发展以模具制造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模具产业集聚地建设,注意与模具制造业相协调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中国模具生产有望跻身全球四强:
2012年,我国的模具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专家推测,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4位模具生产强国。
我国的模具生产有低劳动成本和市场空间广阔的优势,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的模具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我国现阶段还处于人口红利期,有大量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更低;市场方面,
模具行业在传统市场稳部前进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甚至是过去被忽略的边缘市场也得到了开发,这些都为模具业开拓了广阔市场空间;近几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国内五金压铸、铸造产业的发展,
也为模具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我国模具生产的强大助推力。
发达国家的模具生产由于受经济萎缩的影响,模具需求市场一蹶不振,外加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这些发达国家的模具产业发展日益困难,美、德、日三大世界模具市场也萎靡不振,模具生产状况不佳。
根据以上因素分析得出,中国的将有望成为全球第4位模具生产强国。
中国模具将由“制造强国”向“创新强国”发展:
近年来,国家提出“抓大放小”发展中小企业,为中国模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十二五”规划zui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指导思想和明确总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进步为依托,
以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深化改革,开拓市场,更好地为提高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为中国实现低碳经济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中国模具行业步入世界模具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中国模具工业(包括外资或中外合资模具企业)的发展,将利于扩大出口和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中低端地位。我国出口模具的市场主要是香港、
美国和日本,其次是德国、印度、我国台湾、法国、巴西、韩国和越南。
我国出口模具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上年又有了上升,与进口模具相比,技术和价格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模具产业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华夏模具网表示,预计到2018年左右,
我国将实现由出口中低档模具的单一产品出口,过渡到中高档的模具产品和制模技术的复合出口。届时,中国模具将由“制造强国”过渡到“创新强国”。
模具行业产销两旺,汽车塑料模具消费成主导:
近年来我国建筑、汽车、电子、装配、科技等产业迅猛发展,模具行业的产销两旺已经成为主流,模具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五金整个行业龙头。从国内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模具需求大户的持续发展,
是中国模具行业高速增长的zui大助力;从国际看,一方面是我国中低端模具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国际采购商到我国采购的比例逐年增大,另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模具生产向我国转移进一步加快。总体看来2012年我国模具
行业产需两旺,持续快速运行。
“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用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对汽车模具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在汽车模具展会论坛上指出,迄今为止,对那些为汽车行业供应大型注塑模具的公司来说,
欧洲汽车市场的困境所带来的影响有限。但也有令人担忧的迹象显现,譬如某些汽车制造商的产量下降。
塑料模具在汽车用品领域的主导地位
模具工业2000年以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产销两旺,产量、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模具档次的提高,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随着我国汽车、家电、电子通讯、各种迅速发展,预计在未来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快于其他模具。”罗百辉表示,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生产汽车时,各种功能性零部件都要靠模具成型,仅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200多件内饰件模具,而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所需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从模具行业生产能力看,目前满足率仅约50%。
罗百辉认为,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复苏,中国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以及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我国塑料模具近年来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汽车模具潜在市场十分巨大。
中国塑料模具企业的突围之路
“随着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纷纷转移到我国,使我国塑料模具工业面临空前发展机遇。在外资的带动下,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塑料模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
检测设备到下游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模具发展一片生机。”罗百辉表示,我国塑料模具市场总体规模将增加13%左右,到2015年塑料模具产值将达到1420亿元,
年均年长速度为12%左右,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增长到2015年的7亿美元左右。
外部市场环境的利好不代表中国塑料模具企业的实力。在罗百辉看来,我国还只能称的上是塑料模具生产大国而并不能称的上是生产强国,产品与发达国家还有10年—15年差距,目前仍以中低档为主。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模具制造企业如何才能把握商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罗百辉表示,从单个企业来说,走品牌建设之路,注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注重企业的国际化市场的开拓,并实现模具的专业化生产,
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才是必然趋势。而从中国塑料模具的整体发展趋势来说,优势企业应当加强联合,形成,有效带动当地或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一个规模大、档次高的产业集群模具城,
不断凸显集聚效应。模具产业集群能推动我国塑料磨具产业集群的建设,拉动塑料模具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塑料模具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具被称为工业产品之母,所有工业产品莫不依赖模具才得以规模生产、快速扩张,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誉为“磁力工业”。随着塑料在汽车行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塑代钢的应用使汽车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以及发达国家年轻技术工人稀缺所导致的用人成本增加都会促进中国汽车模具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需求“井喷”状况。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形势下,也是企业转型升级以及优胜劣汰的积累阶段。模具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壮大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只有向着更加大型、精密、复杂及经济快速的方向发展,
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不断缩短制造周期,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成为模具行业的弄潮儿,才能带领中国模具行业,走向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