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出土时与另一种竹简医书《合阴阳》合成一卷,《十问》在内,《合阴阳》在外。由于书中通过黄帝和天师、大成、曹熬、容成,尧和舜,王子巧父和彭祖,盘庚和耇老,禹和师癸,文执(挚)和齐威王,王朝和秦昭王的讨论和问答,提出十个有关养生保健特别是房中养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帛书整理小组对它加上了一个篇名:《十问》。
古代房中术养生专著《十问》
《十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
1.要顺天地阴阳的发展规律补阴养气
例如《十问》的第一问:“黄帝问于天师曰:‘万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曰:‘尔一察天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则而赢。食阴阳,稽于神明。……”
这一段的意思是,黄帝问天师:“万物为什么能运行变化?草木为什么能生长?日月为什么能发光?”天师回答说:“你仔细察看天地的情况,以阴阳为准则,万物如果违背了阴阳发展变化的规律就不能继续生存与发展,如果遵循这一规律就会兴旺地发展。服用滋阴之物而补益阳气,就能达到神明的境界。……”
再如“黄帝问于容成曰”那一段:容成回答黄帝的问题说:“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天气月尽月盈,故能长生。地气岁有寒暑,险易相取,故地久而不腐。君必察天地之情,而行之以身。有征可知:间虽圣人,非其所能,唯道者知之。天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长寿,失者夭死。故善治气搏精者,以无征为积,精神泉溢,翕甘露以为积,饮瑶泉灵尊以为经,去恶好俗,神乃溜刑。……”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如果想长寿,那么就要顺察天地发展的自然变化规律。天气变化如月有圆有缺,所以能长生。地气的变化有寒暑之分,地势高低不起而相辅相成,所以大地能长久而不朽。你一定要了解天地变化的规律,并且亲身去做。如果有征兆可知,现今即使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弄明白,只有通晓自然规律的人才能掌握。天地之间最精美之物,都是自然发生而没有征兆的,它生长时无一定的形状,长成后也没有固定的体态。按规律办的就长寿,不按规律办的就夭死。所以善于治气和聚精的人,都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自然地蓄积,精神健旺有如泉水涌溢,经常饮用清泉和美酒,去恶好善,形体显得十分有精神。……”
2.要善于保护性功能
例如在“尧问于舜曰”这一段中:“尧曰:‘人有九窍十二节,皆设而居,何故而阴与人俱生而先身去?’舜曰:‘饮食弗以,谋虑弗使,讳其名而匿其体,其使甚多,而无宽礼,故与身俱生而先身死。’尧曰:‘治之奈何?’舜曰:‘必爱而喜之,教而谋之,饮而食之,使其题槙坚强而缓事之,必盬之而勿予,必乐矣而勿泻,材将积,气将褚,行年百岁,贤于往者。’舜之接阴治弃之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尧问,人有九窍、十二节,都有一定的部位,为什么生殖器和人体同时产生而生殖器先衰败呢?舜回答说,对于生殖器,饮水吃饭不用它,思考问题不用它,人们忌讳提它的名字而把它隐藏起来,可是性交时却经常用它,而且不让它休息和节制,所以它与人体同时产生而先衰败。尧又问:那么该怎么保护性功能呢?舜回答说:一定要爱护它,研究保护它的方法,用饮食滋补它,使它经常坚硬而又不要多用它,即使有性冲动也不随便性交,即使在性交到高度快乐时也不要泻精,这样,精液和真气得以积蓄起来,那么即使年过百岁,体质反而会比过去更强健。——这就是舜所主张的房中养生原则。#p#副标题#e#
古代房中术养生专著《十问》
又如“王子巧父问于彭祖曰:‘人气何是为精乎?’彭祖答曰:‘人气莫如朘精。朘气菀闭,百脉生疾;朘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朘。朘之葆爱,兼予成佐,是故道者发明唾手循臂,摩腹从阴从阳。必先吐陈,乃翕朘气,与朘通息。与朘饮食,饮食完朘,如养赤子。赤子骄悍数起,慎勿出入,以修美浬,轱白内成,何病之有?……死生安在,彻士制之,实下闭精,气不漏泄。心制死生,孰为之败?慎守勿失,长生累世,累世安乐长寿,长寿生于蓄积。……’”
这段话的意思是,王子巧父问彭祖说,人的生气为什么是精华呢?彭祖回答说,人的生气莫过于阴精,如果阴精郁闭,百脉就会出毛病,而如果生殖功能发育得不成熟,就不能繁衍后代,所以人的寿命长短都在于阴精。所以对阴精要加以爱护,并且帮助它,促进它成长。由于这个缘故,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发明了一些方法,如叫人垂下双手,按摩肩肘与腹部使它顺于阴阳;一定要先吐出废陈之气,吸收天之精气,使新鲜空气流于阴部。要以饮食来滋补阴精,如抚养婴儿那样仔细地保养它。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