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顾问干老师,qq:2290425711,课程咨询微信:ffeduhaha
高级服装设计就业班培训内容:
1。服装设计预科:服装设计原画、素描、色彩
2。手绘服装:手绘服装设计基础、手绘服装设计提高
3。数码服装设计:AI、PS服装设计、数码服装设计提高
4。服装设计理论:服装史论解析、服装设计风格、服装设计色彩、服装面辅料
5。服装制版全科:女装制版、男装制版、制版实训、立体裁剪、服装CAD、服装工艺
6。服装设计实训:服装设计款式图及效果图综合提高、服装企划、男女装(上下衣)成衣创作
7。就业指导:心态与服务、商务礼仪、毕业设计、行业分析、面试技巧、实习工作等
培训目标:零基础,达到灵活运用手绘、电脑进行服装方案设计和打版,达到高级至实战的效果。主攻方向为高级服装设计和服装打版,培训完以后相当于有半年左右的工作经验
认证证书:教育部《中\高级服装设计师》、《中\高级服装制版师》证书
。。。。。。。。。。。。。。。。。。。。。。。。。。。。。。。。。。。。。。。。。。。。。。。。。。。。。。。。。。。。。。。。。。。。。。。
服装知识分享:红河苗族服装
红河苗族妇女的服装美观大方、别致。上身穿着大襟右衽衣,绣有花纹图饰;下身穿着的百褶裙,像折扇一样,一折一折地串缝起来,腰身稍小,下摆宽大,走起路来左右摆动远远望去,犹如开屏的孔雀尾,色彩鲜艳夺目,又似色彩斑斓的鲜花,竞相开放。
红河苗族妇女服装的衣领、前胸、后背、袖筒、头盘、裙摆、围腰、飘带、绑腿等,都要挑绣和缝缀各种各样色彩游鲜艳的花纹图案。苗族生活于山区,遍地是蕨菜,蕨菜发芽,意味着充满着希望的一年已经开始,蕨菜生命力旺盛,云南红苗族妇女爱蕨菜,把它描摹在服饰上。八角花不仅好看,还能起到对称的作用。八角花是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昂贵的香料植物,苗族妇女以八角花为花纹图案,还象征着富有。
云南红河苗族妇女裙子上还有板凳图案,它取材于苗族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条凳,主要起对称作用。十字架图案也是苗族妇女衣裙上常见的图案,取材于苗族妇女纺织活动中的十字理线架,起对称作用。把板凳、十字理线架绣于衣裙上,是云南苗族生活的再现。
红河苗族妇女的衣裙上还有一种花纹图案,妇女们称之为“绕弯路”。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山高坡陡、山路崎岖难行,妇女们种地、背柴、背水、赶集、出门就是上坡下坡,常年来往于弯弯的山路,“绕弯路”图案正是取材于此。
据民间传说,云南红河苗族妇女服装的花纹图案是有“路”、有“根故”的。所谓“路”和“根故”是指历史渊源和历史依据。认为妇女衣裙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褶子都与苗族历史分不开,它能体现苗族祖先迁徙路线,是顺山脊走还是沿峡谷走,是逆江而上还是顺江而下。有的妇女衣裙上纵横交错的线条也表示田埂,其中的点点是谷丛,坎肩的大花是京城,红绿线条表示河流,裙子下摆的两条线是黄河、长江。
红河苗族妇女的服装,以大红、大黑、白色、黄色、蓝色为主。妇女巧妙地把各种色彩搭配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花纹图案,往往在一个小小的图案中,就可以找到七八种颜色,其搭配完美、和谐,就连一些受过专门审美训练的美术家也感到十分惊奇。
标准:机织与针织儿童服装标准解析
摘要 为方便儿童服装生产企业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标准,从适用范围、理化性能及服用安全性能3个方面对GB/T 31900—2015《机织儿童服装》和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两个标准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指出生产企业在执行标准时需注意的事项。最后对标准提出了一些修订建议。
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保障儿童的健康与安全,中国先后发布了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以下简称FZ/T 73045—2013)和GB/T 31900—2015《机织儿童服装》(以下简称GB/T 31900—2015)两项标准。本文将从标准适用范围、理化性能、服用安全角度出发来对比两个标准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儿童服装产品质量。
标准对比分析
1.1 范 围
FZ/T 73045—2013主要适用于3岁(身高100 cm)<年龄<14岁的儿童穿着的以针织面料为主料制成的针织服装,针织类羽绒服装和针织类棉服装不适用该标准[1]。以机织物为主料制成的机织儿童服装应选用GB/T 31900—2015,年龄≤36个月龄的机织婴幼儿服装不适用该标准[2]。
由此可见,织物主要面料的不同是两个标准的主要差异。两个标准都对适用年龄范围给予阐述,但笔者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时常发现,很多生产厂家不知按哪个年龄范围标注[3]。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不能完全量化而论,对于年龄在36个月以上,身高不足100 cm的儿童该如何选用适用标准呢?2015年5月26日中国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儿童纺织用品有明确的定义,即:3岁<年龄<14岁的儿童穿着或者使用的纺织用品[4]。定义下文的“注”对了女童、男童和7岁以下儿童的身高范围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婴幼儿和儿童服装上同时标注有年龄和身高时,应以年龄为主进行区分,对于儿童服装,如果没有标注适用年龄,可以根据产品尺寸,参照身高范围进行判断[5]。
1.2 理化性能要求
1.2.1 FZ/T 73045—2013规定,但GB/T 31900—2015未规定的考核指标
织物面料的不同,造成了成品考核的理化性能不同。FZ/T 73045—2013规定,但GB/T 31900—2015未规定的考核指标有:顶破、水洗后扭曲率、印(烫)、绣花耐摩擦色牢度和透湿率、耐光汗,见表1。
表1 FZ/T 73045—2013考核的5项指标
因儿童正处于活泼、好动、出汗量大等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儿童服装应具有良好的透湿性能。此外,顶破和水洗后扭曲率两项可以反映出实际穿着服用情况。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a)标准规定弹力织物和具有镂空、烂花等织物结构的产品对顶破强力不考核,因为弹力织物的弹性延伸性较好,而镂空和烂花织物由于其特有结构考核顶破强力意义不大,且不易操作。
b)透湿率仅考核服装大身和裤子部位使用覆膜或涂层的面料[1]。这是因为一般有覆膜或涂层的织物透湿性能差,所以将其作为考核重点。
c)对于等级为合格品的针织儿童服装印(烫)、绣花耐湿摩擦色牢度降半级。
d)仅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外衣类产品考核耐光汗色牢度(碱性),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外衣不作要求。
e)水洗后扭曲率对有特殊款式的产品、非直摆和有罗纹类产品的上衣不作要求[1]。这个是对水洗扭曲率考核范围的限定。儿童服装生产企业应注意以上要求合理安排设计生产。
1.2.2 GB/T 31900—2015规定,但FZ/T 73045—2013未规定的考核指标
GB/T 31900—2015规定,但FZ/T 73045—2013未规定的考核指标有:干洗尺寸变化率、里料色牢度、装饰件和绣花线耐干洗、覆粘合衬剥离强力、接缝性能和撕破强力,具体指标可参考GB/T 31900—2015中3.12[2],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这里需注意的是:
a)GB/T 31900—2015对里料进行了单独的考核,且耐干洗和耐皂洗指标只考核沾色,不考核变色。这是因为里料的变色程度对儿童穿着效果影响小,所以不作为考核重点。
b)干洗尺寸变化率、耐干洗色牢度只考核成品标志标识中可干洗的产品。目前,中国儿童服装标准对于成品的维护方式没有特别限定,而婴幼儿服装都须标注“不可干洗”。笔者认为,低龄儿童(如3岁以上到7岁)的皮肤同样处于娇嫩敏感阶段,而干洗剂中可能含有刺激儿童皮肤的物质,为了儿童的安全与健康,建议在修改标准时可把低龄儿童的维护方式改为“不可干洗”。
c)覆粘合衬的剥离强力只对上衣领子和大身部位作考核要求,喷涂、复合面料的剥离不考核,非织造布的粘合衬要是无法剥离也无需考核[2]。对于服装外层仅作装饰作用的部分不考核接缝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