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腸病毒 「搓」比「洗」更重要
苏州魔耳国际英语是苏州地区最好的苏州少儿英语培训机构
夏天是腸病毒流行的高峰季節,疾病管制局自今年四月起,正式發布台灣進入腸病毒大流行警訊。截至六月第一週,腸病毒急診人次累計一千八百八十五人,門診累計三萬兩千餘人,創近三年新高;並出現三名重症病例,顯見腸病毒已迅速擴散至全國各地。疾管局特別呼籲家中有五歲以下幼童的家長,務必重視個人衛生習慣,並留意腸病毒的最新疫情發展。
腸病毒(Enterovirus)是經由腸道引起感染的病毒總稱,不同的腸病毒有不同的症狀。根據長庚醫學中心兒童醫療團隊合著的《0~18歲健康安全用藥百科》,約七五%的幼童感染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腸病毒約有二至十天的潛伏期,標準症狀是手口足病或泡疹性咽峽炎,被感染幼童會出現食欲不振、發燒、咽喉部出現水泡潰瘍,手掌、腳掌、臀部或膝蓋周圍也會出現紅疹及小水泡。
倘若幼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受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四大腸病毒重症前兆,家長應儘速帶孩子就醫。
除了了解腸病毒的症狀,家長還要做到下列三個關鍵動作,以確實防止腸病毒:
關鍵 1 不只是洗手,更要「搓」死腸病毒
亞東醫院小兒科主任葉樹人說,許多家長都知道預防腸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勤洗手(溼、搓、沖、捧、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但許多家長不清楚洗手的關鍵是「搓」,務必要確實搓到手心、手背、手指及指間,並且達二十秒以上,因為腸病毒屬於沒有外套膜的病毒,唯有透過搓洗才能有效殺死腸病毒。
至於使用酒精消毒,也只能去除一般細菌,無法除掉腸病毒,且寶寶的皮膚較薄,七五%的酒精濃度對幼童皮膚反而是傷害。家長平時應該常帶孩子去洗手,才能有效遠離腸病毒。
關鍵 2 狂消毒還不如遠離公共場所
在腸病毒大流行的季節,家長會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漂白水與水的比例為一:一○○),消毒孩子的玩具、遙控器、門把或桌面,避免腸病毒附著在物體上。
台大小兒科醫師李秉穎表示,雖然漂白水可以使蛋白質變性,有效殺死附著在物品表面的腸病毒,但腸病毒是透過腸胃道(糞便、食物汙染)或呼吸道(飛沫、打噴嚏)傳染,基本上「病毒不會憑空而來」,只要每個回家的家人確實洗手,沒有把病毒帶回家,腸病毒就不會出現。家長平時要讓家裡保持通風、定時消毒,即可降低「中獎率」。
此外,李秉穎強調,台灣家長一定要有「孩子得腸病毒就不要去學校」的觀念,因為只要一個生病的人出現在公共場所,就會將病毒傳染給對方,進而傳染給對方家人,像雪球愈滾愈大,造成集體流行。因此,感染腸病毒的小孩就要在家休養、自我隔離,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觀念 3 用食療加強免疫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主治醫師申一中表示,家長可透過飲食增加幼童的免疫力,進而預防腸病毒,建議可讓幼童平常多吃深色蔬菜及水果。根據中醫研究,菊花具有提高白細胞功能,可增強對抗細菌和病毒的免疫力;黃耆則是有抗菌作用,建議家長可將其做成茶飲,適度給幼童飲用。此外,免疫力與腸胃消化功能正相關,家長可讓幼童喝四神湯加強腸胃道功效,或喝酸梅湯鞏固消化系統。
申一中表示,增強免疫力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透過吃藥,只要從日常飲食做起,同樣可以打造幼童的黃金免疫力,抵抗夏季腸病毒大流行。
BOX
增強免疫力的食療方
健康茶飲1
備妥菊花茶及金銀花各3錢(約10克)、水9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健康茶飲2
備妥黃耆2~3片、水5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小提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主治醫師申一中建議,2歲以上寶寶即可飲用,每週飲用1~2次即可,切莫天天喝補過頭,適得其反。
魔耳国际英语常规班,采用外教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8-10人。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SM百货2楼,相城区嘉元路乐宾百货4楼,园区东沙湖邻里中心4楼
公交路线: 1.503路522路53路54路552路57路628路62路快线8号 致能大道南 (吴中校区)
2.809路直达力宝广场 5路7路77路84路712路810路811路812路825路851路至大富豪公交站,然后向东步行470米至力宝广场(相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