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教师资格证培训,百科考点知识之古代称谓~
姜堰上元职业培训
姜堰人民中路东方不夜城2号楼2楼上元教育
教资考试中的综合素质涉及的能容超级广,上元老师给你梳理梳理哈
1.谦称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2.敬称(尊称)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3.特殊称谓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