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内容的逻辑结构
一方面: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
另一方面: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和文化功能)。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知识点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 的权利、教育目的)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生产力如何决定教育的: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2)创建时间:1960年
(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
(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1、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4、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5、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 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2、学校文化的特性
(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 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的构成:
(1)学校物质文化
(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3)学校精神文化
(4)学校各种亚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5、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6、学生文化的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补充与重要知识点
1、 教育先行:《学会生存》,一是优先投入,二是优先发展。
2、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培养人才、舆论宣传、促进社会民主
3、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传递、传播、筛选、创造
4、 教育现代化:
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多样开放与灵活创新相结合、教育民主与教育主体性相结合。
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5、 教育相对独立性:
表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制度发展不平衡现象;教育发展本身的继承性。
意义——不能仅仅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虑教育发展问题,要注意教育的独特性。
本章考点分析
本章四大内容: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一定要弄清楚。其中政治经济、生产力对教育是有决定作用的,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作用。这是答题的基点。
注意大的知识点下的小知识点。比如,信息技术与教育,我们不仅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还要注意第三点: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飞跃提了什么样的平台。(P34)
本章的两个知识点非常可能成为简答题:一是人力资本理论,二是网络教育。人力资本理论不仅仅是说明这个词的基本意思,还要指出什么时间,谁提出来的,与物质资本的比较等。尽量答全一点。网络教育两方面的理解都要答,最好还要答上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校园文化重在理解,出选择填空的机会较多,但理解之后并不难。有些东西我们不用背也能答得出来。
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咨询QQ:1294015820
更多请点击进入:https://www.ttpx.net/index.php?homepage=szxsstja
学校地址:苏州市人民路1023号永霖大厦601-C
苏州教师资格证培训|苏州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苏州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