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孩子特别好动,喜欢边走边跳,注意力不集中,你家孩子是这样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用心理学专家的“感觉统合”理论来讲,孩子可能存在前庭平衡功能失常,造成他要通过不断变换姿势来达到与地心引力的平衡。或许有家长会说,这个说法很新鲜,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
概念:感觉统合是啥意思?
感觉统合理论是1972年的时候,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提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觉、重力感等信息)输入大脑,经大脑统合分析,指挥身体各部分完成对外界知觉作出的反应,从而认知外界事物,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当大脑各功能区协调不一致,就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感统失调)。
听众感言:给孩子的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
来听课的“乐乐妈”很早就知道感统理论,但直到来听课才明白感统是“感觉统合”的意思。她的孩子1岁10个月大,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一直念“爷爷”这个词发音不准确,老爱读成“丫丫”。另外,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不强,到了陌生环境就沉默起来。“今天终于系统的学习了感觉统合理论,给孩子的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我知道孩子可能是触觉感不太好,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乐乐妈说。
郑州启乐园感统训练专家靳校长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她妹妹家孩子2岁11个月大,从孩子2岁起,她就拿扑克牌给孩子玩,在玩中认识阿拉伯数字,学习矩阵排列知识。“在玩中学,让孩子带着兴趣来学是很重要的!”朱莉萍老师说。
原因:人为限制信息刺激,导致儿童感统失调
“现在有许多妈妈选择剖腹产,或者是身体条件不允许顺产,这就造成幼儿在出生时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王馨笛说,一些生理原因造成儿童先天性感觉统合失调,但更多是后天造成的。现在的都市化生活,小家庭将儿童的活动范围缩小了,加上大人对孩子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孩子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现在年轻父母们太忙碌,陪
伴儿童的时间太少,导致儿童右脑感官刺激不足,造成感统失调。
“我家娃娃还不会爬就会走路了!”有家长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宝宝有多么能干,仿佛“跳级”了一样。其实不然,王馨笛说爬是娃娃接受触觉刺激的一个过程,少了这个过程,容易产生前庭平衡失调。另外,过早使用学步车,也会使幼儿前庭平衡失调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表现:各种感统失调的特征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孩子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喜欢原地打圈,并喜欢看转的东西,喜欢边走边跳,爱爬高,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很难与他人同乐,语言发展迟缓等。
2、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却喜欢拥抱别人,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拒绝理发、洗发、洗脸。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不佳。
3、本体感失调:方向感不强,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样,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缺乏自信,脾气暴躁,粗心大意,挫折感很多等。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
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4、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
5、视觉感不良:孩子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喜欢看手发呆。喜欢将物件排队,喜欢斜眼看东西。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
6、听觉感不良:别人对他说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经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对尖锐、巨响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危害:造成儿童性格缺陷
“有的孩子小时候非常聪明,长大了却很一般。”王馨笛说,儿童天生就是天才,但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许多本应很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到了学龄期,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强,容易上课走神,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成绩总是一般或较差。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正常,因此很难引起家长重视。“感统失调的孩子在12岁前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但一旦超过12岁就定型而无法改变了。”王馨笛说,家长如果觉得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的现象,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或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馆做测评,如果出现感统失调,就尽量在3至6岁期间进行干预。
感统训练不只针对出现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健康的孩子通过训练也可以让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力更好。“如果没有感统训练的器械,其实一些感统训练在家中也可以完成。”王馨笛给大家分享了方法。
矫正:家庭中的感统训练
“触觉敏感的孩子,家长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可以用刷子刺激宝宝的敏感部位,”王馨笛说,她建议家长多给孩子进行抚触按摩。
如果是触觉迟钝的孩子,王馨笛建议孩子多触摸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感受电吹风吹出来的热风和冷风,用大龙球或颗粒大龙球来按压孩子的身体,玩钻被子游戏,玩泥巴沙子,玩水,摸冰袋等。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的孩子,王馨笛建议孩子可以玩荡秋千、家长托起孩子让孩子旋转,蹦跳等。
本体感失调的孩子,王老师建议给孩子进行关节按压,玩推重物游戏,攀岩,抛接球,翻跟头,倒立摇晃等。如果孩子的听觉感不良,建议家长和孩子玩声音配对游戏,或者躲起来喊孩子,让孩子寻找声源。
孩子的视觉感不好,家长可以陪孩子玩吹泡泡游戏,玩陀螺,和孩子躲猫猫,或者在黑暗的情况下打开手电筒追逐光线,家长和孩子玩“找不同”游戏。


-
师资保障
教师来源于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本科及以上专业
七大项目考试,严格筛选教师
全国教师必须通过总部培训和考核 -
专家团队
十余位全国儿童教育、心理、医疗等领域专家鼎力支持
定期开设专家讲座,家长学堂
同时为教学提供科学性保障 -
小班教学
8人为一班,保证教学精品化
优化师资力量分配
给每个孩子平等成长的机会 -
教育经验
学习能力研究训练工作持续25年
核心教研团队平均拥有超过10年专业经验
19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能力
-
测评体系
根据测评结果专业解读让您认清孩子优势
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 -
效果显著
训练有效率为96.8%(出自:
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 -
智能配课
根据测评结果,通过智能配课系统
为孩子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IEP”)
为每个孩子分配专属课题与目标 -
品牌优势
有金色雨林依托北京、成都、厦门、苏州、杭州五大运营中心,28个省,117座城市,231家中心(统计时间2019年12月)
-
运动力课程运动力课程是金色雨林专为增强孩子身体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帮助孩子拥有充沛体能,提升身体的控制力,提高各种感觉通路的敏感度,建立良好行为规则、提升协调力与平衡力,为学习状态的建立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感觉运动统合课 体能课 -
认知力课程针对孩子感知、记忆和提取信息的活动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系统提升注意力、记忆力;提升视觉与动作的配合度;加强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注意力记忆力课 视动统合课
阅读理解课 数学思维课 -
情感力课程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提升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排除其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增强自身自信与积极性。
情商品格课 领导力课 -
触觉能力不佳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
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
陷于孤独、吸手指等。
触觉迟钝(反应不足):反应慢,动作不灵活,
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感统失调
-
本体感失调由视觉进行吃饭、穿衣等活动,就是本体感的直接体现。
本体感不强的表现:
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
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组织条理差,
语言表现能力差。 -
前庭觉失调前庭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味、触的信息,筛选过再传入大脑,并选择正确的信息做回应,被称为大脑的门槛。
前庭平衡感失调的表现:
好动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
调皮任性,爱挑剔。
盐城市城南新区解放南路266号凤凰汇商业街
淮安市清河区淮海东路曙光国际大厦708室
镇江丁卯谷阳路89号永隆城市广场三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