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感统失调,很多家长仍然会抱着感统失调长大就好了这样的想法,对感统失调的理解存在着一定误区,耽误的是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黄金时期。所以,今天我们再做一下系统的介绍,家长一定要了解的几个感统失调的误区。
误区一:感统失调是一种病 针对已经确诊存在感统失调的孩子,家长们需要了解,感统失调不是病,只是孩子的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孩子许多优秀的地方无法表现出来。 有些孩子明显在某方面存在感统失调,可以通过改善型的感统训练贯穿早期教育的整个过程,1.5-10岁孩子的感统训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针对没有明显感统失调表现的孩子,适当进行培优型的感统训练能深度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优于同龄的孩子,给孩子的未来一个有效的保障。
误区二:孩子感统失调长大就好了,不用训练 当然不是! 孩子的成长有许多的关键期,比如爬行的关键期、语言的关键期、逻辑发展的关键期等等,在关键期内学习事半功倍,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 1.5-12岁是孩子各项机能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孩子的很多潜能可能会得不到充分发挥。 如果因为家长理解上的误区没有在关键时期内给与孩子正确的训练,无疑是在给孩子的未来设置障碍,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比同龄孩子走得更辛苦。
误区三:感统训练就是带着孩子玩,在家也能做 部分家长到感统培训机构体验之后,看到上课训练场景,比如拼图、走平衡木等等,认为这些小游戏在家也能做,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 专业的感统训练是以感统教具为载体,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慢慢改善感统失调,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都是有针对性的给孩子相关感觉刺激,训练相应的感统失调。 当然,感统训练不能只依赖于老师,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家校同步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感统失调最佳改善时期是1.5-12岁,在这段时间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改善,而且年龄越小越好,一旦超过12岁,脑神经基本发育成熟,训练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


-
师资保障
教师来源于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本科及以上专业
七大项目考试,严格筛选教师
全国教师必须通过总部培训和考核 -
专家团队
十余位全国儿童教育、心理、医疗等领域专家鼎力支持
定期开设专家讲座,家长学堂
同时为教学提供科学性保障 -
小班教学
8人为一班,保证教学精品化
优化师资力量分配
给每个孩子平等成长的机会 -
教育经验
学习能力研究训练工作持续25年
核心教研团队平均拥有超过10年专业经验
19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能力
-
测评体系
根据测评结果专业解读让您认清孩子优势
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 -
效果显著
训练有效率为96.8%(出自:
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 -
智能配课
根据测评结果,通过智能配课系统
为孩子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IEP”)
为每个孩子分配专属课题与目标 -
品牌优势
有金色雨林依托北京、成都、厦门、苏州、杭州五大运营中心,28个省,117座城市,231家中心(统计时间2019年12月)
-
运动力课程运动力课程是金色雨林专为增强孩子身体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帮助孩子拥有充沛体能,提升身体的控制力,提高各种感觉通路的敏感度,建立良好行为规则、提升协调力与平衡力,为学习状态的建立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感觉运动统合课 体能课 -
认知力课程针对孩子感知、记忆和提取信息的活动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系统提升注意力、记忆力;提升视觉与动作的配合度;加强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注意力记忆力课 视动统合课
阅读理解课 数学思维课 -
情感力课程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提升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排除其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增强自身自信与积极性。
情商品格课 领导力课 -
触觉能力不佳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
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
陷于孤独、吸手指等。
触觉迟钝(反应不足):反应慢,动作不灵活,
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感统失调
-
本体感失调由视觉进行吃饭、穿衣等活动,就是本体感的直接体现。
本体感不强的表现:
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
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组织条理差,
语言表现能力差。 -
前庭觉失调前庭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味、触的信息,筛选过再传入大脑,并选择正确的信息做回应,被称为大脑的门槛。
前庭平衡感失调的表现:
好动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
调皮任性,爱挑剔。
盐城市城南新区解放南路266号凤凰汇商业街
淮安市清河区淮海东路曙光国际大厦708室
镇江丁卯谷阳路89号永隆城市广场三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