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有天赋,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孩子的记忆力并不是不可能培养的,在合适的年龄段很好培养。下面就来说说怎样培养3-6岁孩子的记忆力,千万别错过。
怎样培养3-6岁孩子的记忆力
3 - 6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阶段,孩子在这个年纪有无限的潜力,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3 - 6岁儿童的记忆力明显优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因此,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趁热打铁,学习更多的知识。
孩子的记忆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所以想要提高孩子记忆力水平应该利用好孩子记忆力好的黄金时期。
1. 丰富生活
3-6岁的孩子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总是充满无限的好奇心,生活中的各种新鲜事物都能加强对孩子大脑皮层的刺激。
因此,父母应该多带着孩子接触外界事物,带着孩子去了解生活。例如,带孩子去海洋馆、植物园等。
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声音和新事物都能刺激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听音乐、儿歌、故事。
2. 图画书
图画书是提高孩子记忆力的好帮手。儿童图画书故事丰富,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可以用图画书引导孩子多思考。
幼儿的大脑发育主要以感觉知识为基础,并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通过图画,孩子会有更直观和深刻的记忆,会在脑海中留下整体印象。
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回顾,反复思考并讨论,让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提高想象力,使思维更加灵活,记忆能力会更强。
3.游戏记忆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帮助孩子在快乐中记忆。
长期的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也会与同龄人拉开差距。

金色雨林相信,每个孩子都具备自主学习,自信成长的能力
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女士和张雨青教授于19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能力,同年创办北京雨林学习能力研究开发中心;并于1999年,成立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2014年,北京金色雨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金色雨林隶属于东方加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长久以来,金色雨林致力于为3-12岁的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培养。 在长期的实践中金色雨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 简称 “IEP”) 。 通过测评系统,判明孩子的学习能力状况,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辅以家庭教育咨询,心理素质辅导,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
自2020年起,为好的传递以提升孩子“学习力”为核心教学理念和品牌价值,给消费者直观的品牌认知感受,金色雨林品牌将启用“雨林学习力”这一新的logo,作为品牌直属/合作门店的店名。“雨林学习力”中心与“金色雨林”中心均提供高品质的3-12岁儿童的学习能力提升训练。
目前,金色雨林依托北京、成都、厦门、苏州、杭州运营中心,28个省,117座城市,231家中心(截止到2019年12月签约数据)。
注意力的四大品质
注意力有四种品质,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
注意力:注意的转移性
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例如,在孩子看完一个有趣的片子后,让隔壁的姐姐给孩子来讲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片子中转到解题当中,孩子的注意转移性就不错。
注意力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孩子每天都在这两种状态下学习或生活,每天要上好多节课,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上语文课的时候全神贯注,上数学课时无法让注意力从语文课转移到数学课上,那么数学课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见,对学生来说,学会转移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对提高学习成绩同样有益处。
注意力:注意的广度
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有多大,它是指人们对于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的对象的数量。研究表明,在一秒钟内,一般人可以注意到 4 — 6 相互间联系的字母, 5 — 7 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数字, 3 — 4 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几何图形。
当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广度。一般来说,孩子的注意广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及不断地有意识训练,注意广度会不断得到提高。
注意力:注意的稳定性
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听课质量;例如当孩子在听课时大部分时间处在“溜号”状态或者偶尔会出现“溜号”状态。导致孩子知识断点比较多,直接影响听课质量。
注意力: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活动当中。比如,孩子能够一边看书 , 一边记录书中的精彩语言;你能够一边炒菜,一边听新闻。
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关注。如果要求自己什么都注意,那最终可能什么东西都注意不到。但是,在注意的目标熟悉或不是很复杂时,却可以同时注意一个或几个目标,并且不忽略任何一个目标。能否做到这一点,还和注意力能够持续的时间有关,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逐渐培养有效注意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