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培训网!全国[切换城市] 登录 注册
首页 发布课程 机构平台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

咨询热线

400-0808-102

完善教师资格准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天天培训网络中心   2025-02-13 阅读:14
完善教师资格准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完善教师资格准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既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还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所负载的价值意义,并至始至终把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形成过程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较为完整的个体发展。南京上元教育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提高和知识的简单增加,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关注必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文”被认为是一种附加。

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人文品格是教师发展到高级阶段才需要有的教育品质,尤其是一些刚入职的教师,每天关注的仅仅是“如何提高所授学科的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事实上,人文品质是应该从入职起就受到关注并需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得以深化的。这样的认识误区,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样不利于所教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2、“人文”规定流于形式。

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就是专门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课程形式只适合于语文、英语、历史和政治等文科类学科,并不能应用于理科的教学。不论是课程标准还是人文资源库的建设以及“两纲”的推出,但是教学一线的许多老师并没有把这些当成是可以“贯穿”于教学之中的要素,而是把它作为“公开课”上上演的秀。有一位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的老师曾对我说:“老师们平时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考试成绩,这些‘人文性’的规定,只有在领导来听公开课时才把教学有意向‘两纲,靠靠!”。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教学内容可以在“关键时刻”往“人文”靠拢,那么教师自身品格的形成和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在一时间能向“优秀人文品质”靠拢的吗?

3、把“人文精神”狭隘化理解为“教学中的人文知识”。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精髓所在,而人文知识是帮助人文精神养成的人文领域的知识。人文知识的获得同样非常重要,但是人文知识的获得并不是终极目标。叶澜教授说:“教师要有非凡、的道德勇气和经得住考验的人格力量,要始终与学生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任何时候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并勇敢的维护正义;要一生淡泊名利,耿介自守,要有足以感召学生的人格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还负有推进知识之使命和维护道德、提高品格之使命”‘这样的要求才应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最后,南京上元教育强调一点,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仅仅靠获得“人文资源库”的知识就能实现的。

南京上元教育咨询报名电话:400-0808-102,欢迎来电咨询!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qq:895240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