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无限热爱 就是学大的张老师
第1次采访时问她:“你为什么会选择当一名老师?”她的回答是:“我喜欢站在三尺讲台上,去感染和驱动学生向阳而行。”这是她的目标,也是她的教育初心!今日【师说】主人公---北京学大三校生的高中生物老师。
当老师的每一天都很幸福
小时候觉得老师很厉害,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长大后,发现自己非常享受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所以张旋一直梦想做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度过一个漫长求索的里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为热爱,这些问题对张旋来说都不是“问题”,相反她的教师之路更多地是柳暗花明的喜悦、与孩子们心心相印的甘甜。“因为学生们总是非常纯真,朝气蓬勃的,和他们在一起,觉得自己一直都是青春热血的状态,更加享受做老师带给我的乐趣。”
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面对问题时可以沉着冷静的应对。张旋老师心中就愈发坚定:一定要坚持在学大三校生的课堂上,尽可能的去发光发热,改变更多人。“学大的老师必须要具备个人魅力,除了学科知识层面的提升,作为老师应该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的感染学生。”
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张老师还记得,第1次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一来就闷声闷气地说:“老师,我是真的学不会生物啊。”经过几次课程后,学生面对生物不仅不那么“丧”,课上更是主动和自己讨论,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为什么短短几节课,学生会有这么多改变呢?“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要有同理心,学生不感兴趣主要的原因是不会,还有就是缺少驱动力。”因此,张老师总是在课前把要给学大学生的试题反反复复的做几遍,反过来思考学生可能不明白的地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张老师深知自己必须要走近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找到他们的动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不是复制模板、照本宣科,教育是良知的守望、心与心的呼应。她的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学生共进,让成长在教学中延续,让教育在实践中开花,张旋老师一直在路上。如果你也想加入北京学大,就赶紧来报名咨询吧!